阳江水磨工作室喝茶,阳江茶楼水磨坊品茗
阳江老城区有家不起眼的水磨工作室,每次路过都能闻到淡淡的茶香。今天推门进去,正好看见店主陈伯在石磨前忙活,他笑着说:"现在年轻人总爱喝奶茶,其实我们阳江人祖辈喝茶,都是用这种传统水磨研茶。"
石磨转出的茶香记忆
陈伯的曾祖父在清末就开始做水磨茶,那台老石磨被磨得溜光水滑。"别看现在电动设备快,石磨低速研磨才不会破坏茶叶细胞。"他边说边往磨眼里添茶叶,豆绿色的茶粉簌簌落下,带着青草和兰花混合的香气。隔壁茶点铺的老板娘常来串门,总说闻到这味道就知道到家了。
工作室二楼摆着叁张茶台,最靠窗的位置能看到整条骑楼街。经常来的李老师傅正在冲泡刚磨好的凤凰单丛,他拎起陶壶高冲低斟,茶汤在金边白瓷杯里荡出琥珀光。"水磨茶粉释放物质快,第一泡就要掌握好时间。"他让徒弟小陈尝了尝,年轻人咂着嘴说:"比茶包的滋味醇厚多了!"
其实阳江茶楼的水磨坊早年更热闹。陈伯回忆童年时,父亲总带他去永宁街的茶楼,老师傅们边磨茶边哼着咸水歌。现在坚守传统水磨的店铺不超过五家,但令人欣慰的是,最近有些年轻人开始来学这门手艺。
茶汤里的市井温情
下午四点常能看到几个老茶客准时出现,他们不要菜单,店员自然会把陈皮红豆糕和芋丝饼端上来。穿唐装的周爷爷每天雷打不动要喝叁泡,他说在这喝了四十年茶,连孙子都是听着石磨声长大的。去年他特意从澳洲回来,就为尝尝故乡的这口茶味。
刚创业失败的小赵最近成了常客。有次他盯着茶杯发呆,陈伯什么也没问,只是换了泡温润的老白茶。后来小赵说,那天看着茶叶在盖碗里慢慢舒展,突然就想通了很多事。现在他每次来都会带些新淘的茶具,和大家分享使用心得。
茶客们渐渐形成个不成文的规矩——新来的朋友可以免费试喝叁款茶。上周有位东北游客偶然走进来,本来只想歇个脚,结果被茶香留了两个小时。临走时他买了半斤水磨茶粉,说要让北方朋友也尝尝阳江的独特茶韵。
夜幕降临时,工作室会挂起竹丝灯笼。暖黄的光晕洒在青石地板上,与茶炉的水汽交织成朦胧的纱。偶尔有晚归的邻居进来讨杯茶,陈伯总是乐呵呵地拿出珍藏的夜茶。这时候石磨停止了转动,但茶香还在梁间萦绕,仿佛在等待明天的太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