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鞍山大学城学生约茶,大学城学子品茶邀约
这几天路过马鞍山大学城的生活区,总能看到叁叁两两的学生往新开的茶室走。说来也巧,上周我也被学妹拉着参加了场“马鞍山大学城学生约茶”活动,没想到随手发的朋友圈竟引来二十多个同学点赞询问。
茶室老板是个毕业五年的学长,他边烫茶杯边和我们唠嗑:“现在学生比我们那会儿会找地方,我们当年就知道泡图书馆、蹲奶茶店。”玻璃壶里的金骏眉渐渐泡出琥珀色,他顺手给每人都斟上一杯,“其实喝茶不比奶茶贵,一壶能续五六次水呢。”
茶香里的慢时光
坐在我对面的化学系女生小雯说,这是她这学期第四次参加茶聚。“第一次来是因为论文卡壳,现在倒养成习惯了。”她捧着建盏轻轻转动,“你看这茶汤颜色,像不像晚霞?”旁边几个正在赶毕设的大四生闻言都笑了,有人掏出手机对着茶汤拍了起来。
说来有趣,这间不到六十平米的茶室,渐渐成了学生们的共享客厅。昨天还看见外语系的几个同学在这儿练习日语会话,桌角摆着抹茶蛋糕和冰滴茶。他们管这叫“茶寮会话”,说比在教室自在多了。
茶室最里的长条木桌总围着一群棋友。有次见他们下围棋到深夜,老板特意留了侧门。穿格子衫的计算机系男生说得实在:“在这儿输棋不比在寝室,没人会惦记着你复盘。”他说话时,手里的白棋正落在星位,对面执黑的同学立刻嘬了口茶,盯着棋盘直挠头。
这些天渐渐明白,大家来这儿不单为喝茶。就像大叁学弟说的:“宿舍太闹,图书馆太静,这儿刚好。”他最近常带着考研资料来,点壶茶能坐一下午。有回碰到同专业的学姐,两人聊着聊着竟整理出份重点笔记。
转眼到了期末周,茶室推出自助茶歇,二十八元随便喝。昨天路过时看见个暖心场景:几个学生凑钱给门卫大叔也买了张票。大叔握着茶杯怪不好意思的:“我都这岁数了,哪能让学生娃请客。”同学们七嘴八舌劝他:“您平时帮我们收快递可比这辛苦多啦!”
暮色渐浓时,茶室暖黄的灯光透过木格窗,在地上投出细碎的光斑。刚下课的学生们陆续推门进来,熟门熟路地取茶叶、烧水、温杯。有个姑娘在窗边位置摊开素描本,画板旁边放着杯渐凉的滇红。或许过些日子,这幅画面又会成为某个同学相机里的风景。
茶香氤氲中,能听见零星对话:“明天还来吗?”“来啊,我新买了凤凰单丛。”这时老板总会笑着提醒:“别聊太晚,明天早课的同学记得定闹钟。”这样的大学城学子品茶邀约,已然成了校园生活里一抹温润的底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