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水江小巷子招客的在哪里,冷水江小巷子位置在哪
冷水江小巷子招客的在哪里
前两天和朋友喝茶,他突然问我:“你说冷水江那些小巷子招客的在哪里啊?我外地来的表哥想逛逛,愣是找不着北。”这话可把我问住了。我虽然在冷水江住了些年头,但平时走的都是大马路,还真没特意留意过小巷子里的事儿。
说实话,这种事情得靠本地人指点。我想起楼下开小卖部的张姨,她在这儿住了叁十多年,哪条巷子有几只野猫都清楚。第二天买烟时我顺口一问,张姨一边找零钱一边说:“你往老城区那边走,特别是菜市场后头那些巷子,傍晚时分就热闹了。”她顿了顿,压低声音,“不过现在管得严,好多都搬去沿河那片了。”
按张姨说的,我周末特意去转了转。老城区的巷子确实有意思,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两边的老房子阳台上还晾着衣服。下午四五点,确实有些小茶馆和按摩店陆续亮起灯箱。不过要说招客嘛,现在都讲究方法了,不像以前直接站门口喊。
转到沿河一带,情况又不一样。这里新修了步道,巷子更宽些,大多是做游客生意的店铺。有家做本地特产的老板娘挺健谈,我买了两包辣鱼干,她就打开了话匣子:“现在生意难做啊,我们这都是正经买卖。你要找那种,得晚上八九点以后,有些小酒吧门口会有人发传单。”
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——虽然现在网络发达,但这种地方信息还是靠口口相传。每个城市好像都有这样若隐若现的“地图”,不在手机导航上,却印在老住户的脑子里。年轻人现在都玩抖音找地方,但这些小巷子的信息,反而在那些不用智能手机的人群中流传得更广。
走到文化宫附近,碰巧遇到以前的老同学。听我打听这个,他笑着摇头:“你咋现在才想起来问?前两年确实有几个固定的冷水江小巷子位置,现在都转型做直播带货了。”他说现在很多这样的服务都转到线上了,线下反而清净很多。
天色渐暗,路灯次第亮起。我站在桥头看着这个城市,突然觉得每个城市都有它的两面——一面是光鲜的大街和商场,另一面是这些藏着故事的小巷。虽然我没找到朋友说的那种热闹场景,但这一趟走下来,倒是对冷水江的小巷子位置有了新的认识。
回去路上,我给朋友发了条语音:“告诉你表哥,要是想体验本地生活,明天早上六点去菜市场后面的巷子,那儿有最地道的早餐摊和市井烟火气。”至于他真正想找的,也许就像这座城市里很多正在消失的老行当一样,慢慢变成了记忆里的传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