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丽品茶上课微信,瑞丽品茶学习交流群
前几天,我一个老朋友突然在微信上找我,神神秘秘地发来一句:“你知道‘瑞丽品茶上课’吗?我加了个群,感觉打开新世界大门了。”我当时就乐了,品茶就品茶嘛,怎么还跟“上课”扯上关系了?带着这份好奇,我也让他把我拉了进去,这个群的名字就叫“瑞丽品茶学习交流群”。
进去之后,我没急着说话,先默默潜水观察了几天。你猜怎么着?这地方还真挺有意思的。它不像我以前想象的那种要么特别学术、要么全是广告的群。早上可能就有人发一张照片,泡的是今年的普洱春茶,汤色透亮,配文是:“今天天气好,试了下新到的茶,回甘很不错。”下面立马就有人接话,讨论起水温、或者自己存的同款茶饼有什么不同变化。
我渐渐明白了,这里说的“上课”,并不是真的有个老师站在讲台上。而是大家把自己泡茶、喝茶的心得体会,实时地分享出来。比如,有人会问:“为什么我泡的滇红总是有点涩口呢?”马上就会有好几位茶友你一言我一语地出主意。“可能是水温太高啦,试试85度?”“要不就是出汤慢了,前几泡要快进快出。”这种即时的、来自实践的交流,比看一本厚厚的茶书要生动得多,就像身边随时有一群懂茶的朋友在陪着一样。
在这个瑞丽品茶学习交流群里,最让我着迷的,是那种对细节的琢磨。有一次,一位群友详细描述了如何用盖碗泡好一壶老班章,从温杯洁具的轻柔,到注水时水线粗细的控制,再到每一泡之间的时间间隔和心情感悟。我看得入神,仿佛那茶香已经从手机屏幕里透了出来。这种分享,没有任何商业味道,就是纯粹的爱好,是真心觉得好东西要和大家一起欣赏。
当然,群里聊的也不全是“玄学”。对于怎么辨别茶叶的品质,怎么存放普洱茶,这些非常实际的问题,总是讨论的热点。大家会晒出自己买的茶,互相点评,坦诚地说出优点和不足。这种坦诚建立在共同的爱好之上,让人觉得特别可靠。通过这个窗口,我不仅学到了知识,更看到了茶叶背后那片土地的故事,以及制茶人的匠心。
现在,我每天都会抽点时间看看这个瑞丽品茶上课微信群的动态。它已经成了我生活里一个放松的小角落。泡上一杯茶,看着群里天南地北的茶友们聊着各自的见闻和感悟,感觉自己也参与了一场没有边界的精神品茶课。如果你也对这个感兴趣,不妨也来找找看,说不定也能找到属于你的那个交流圈,一起感受这片东方树叶带来的宁静与乐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