丰城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,丰城附近200元的爱情在哪
丰城火车站旁边的巷子里,老陈推着他的麻辣烫摊子,油渍斑斑的围裙在路灯下反着光。我常去他那儿吃宵夜,昨晚他又念叨起那句老话:"现在哪还有两百块的爱情哟,两百块只够买二十串牛肉。"热气腾腾的白雾里,我数了数微信余额,突然就想写写这个事。
二十年前的丰城可不是这样。那时候我表姐在河边的针织厂上班,每个月挣叁百八十块。她对象是厂里机修工,每周五都会带她去工人文化宫跳舞。两张门票五块钱,结束后在巷口吃碗拌粉加肉饼汤,总共不到八块。有次表姐过生日,那小伙子掏了一百二十块买了条真丝围巾,剩下的钱还够看两场电影。现在表姐的女儿在省城读大学,昨天还在家庭群里发链接,让帮忙砍价某品牌的口红——那一支就要二百叁。
那些藏在老街里的物价
今早我特意去老城区转了一圈。建设路上的奶茶店,最便宜的柠檬水都要十二块;电影院一张票四五十;就连以前五毛钱一个的油炸糕,现在也涨到了叁块。路过解放桥,看见两个年轻人在吵架,女孩哭着说:"连打车钱都要础础,你拿什么谈恋爱?"男孩蹲在路边不说话,手里攥着两张皱巴巴的百元钞。
不过话说回来,倒也不是完全找不到。我认识在工业园区打工的小赵,去年认识了同乡姑娘。他们周末会坐城乡公交去郊外的梅岭,带自家做的烙饼,在山泉边坐一下午。车票来回十六块,加上烙饼的成本,确实花不到五十。小赵说关键是要有心,他给姑娘编的竹蜻蜓,比商场里几百块的玩具更让她开心。
但这样的故事越来越少了。现在年轻人都在刷短视频,看别人在高端餐厅过纪念日,收到成套的化妆品。有个在婚恋网站工作的朋友告诉我,现在相亲见面,女方首先问的是有没有车房,月薪多少。"两百块?"她苦笑,"现在吃顿像样的日料都不够。"
其实仔细想想,爱情从来都不便宜。我爷爷奶奶那辈人,彩礼是"叁转一响"——自行车、缝纫机、手表和收音机,加起来也得攒好几年。只不过现在标准变了,从自行车变成了汽车,从缝纫机变成了空调。丰城附近200元的爱情在哪?或许该问的是,我们还相不相信,有些东西比钱更重要。
昨天在菜市场看见一对老夫妻。老大爷在鱼摊前犹豫很久,最后挑了条小鲫鱼。老板娘打趣他小气,他憨笑着说:"她就爱喝鲫鱼汤,我每天买一条新鲜的,比一周买一次大的强。"那条鱼十八块,老奶奶在旁边笑着,眼神像谈恋爱的小姑娘。我突然明白,爱情从来不是由价格定义的,它藏在每天的选择里——是愿意把有限的东西,留给最重要的人。
夜幕又降临了,老陈的麻辣烫摊前陆续来了几对年轻人。有穿西装打领带的男士给女友点了五十串,也有穿工装的小伙子只要了十串素菜,两人分着吃。热气还是那么浓,路灯还是那么昏黄,只是不知道这些年轻人里,谁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。丰城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?这个问题,大概要交给时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