郴州火车站后巷,邻近街巷见闻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0:44:32 来源:原创内容

郴州火车站后巷的晨光

清晨六点的郴州火车站后巷,还裹着一层薄雾。巷口那家蒸包店的白气正噗噗地往外冒,老板娘撩起围裙擦手,笑着招呼早起赶火车的熟客:“今天还是两个肉包?”这条藏在车站背后的巷子,就像个不急着赶路的老人,任凭站前广场如何车水马龙,它自有自己的节奏。

往里走几步,五金店的老陈正把货物往门口挪。生锈的扳手和崭新的水龙头在木架上碰出清脆声响。他在这住了叁十年,说这条巷子最神奇的就是这些老店铺——电器维修铺隔壁是裁缝店,再往前竟是家剃头摊子。老师傅的推子嗡嗡响了半辈子,往来的居民就爱在这闲聊几句。要说这郴州火车站后巷的特色,大概就是这份乱中有序的生活气。

巷子中段有棵歪脖子槐树,树荫下总聚着下棋的大爷。我凑过去看棋,穿汗衫的老爷子突然拍腿大笑:“将!”棋盘啪地一响,惊跑了墙角打盹的花猫。他们对弈时基本不说话,但泡在搪瓷缸里的浓茶,却始终冒着温热的气息。

午后阳光斜斜地切进巷子,把青石板照得发亮。裁缝铺的吴姐正在改一条裤子,缝纫机踩得哒哒响。她说住这儿图个方便,半夜到站的旅客拖着拉杆箱走过,轱辘声就像巷子的呼吸。她指指墙上老照片:“你看,二十年前巷口那家杂货铺,现在变成水果摊了。但街坊还是那些街坊。”

确实,在这邻近街巷转悠,总能遇见熟人。修鞋的张师傅会提醒邻居雨天路滑,小超市老板会给晚归的留门。傍晚时分,炒菜的香味从各家厨房飘出来,混着车站广播的余音,竟意外地和谐。

天色渐暗,巷尾的灯一盏盏亮起。夜班火车鸣笛远去时,卖宵夜的叁轮车开始叮当作响。穿制服的车站员工下班路过,熟门熟路地点碗米粉。他们坐在塑料凳上吸溜着,说起明天要来的那趟特快列车。

我站在巷口回望,路灯把影子拉得很长。这条巷子不像车站那般行色匆匆,它收藏着晨光暮色,也安放着寻常日子。或许每个火车站背后,都藏着这样一条巷子——既听着远方的汽笛,又守着屋檐下的炊烟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