荣成品茶上课微信,荣品茶学班微课堂
最近朋友圈里总看到有人在晒茶具,照片配文都是“荣成品茶上课微信”之类的。说真的,刚开始我还纳闷,这年头连喝茶都要上网课了?好奇心驱使下,我也扫了个二维码进去瞅瞅。
点开那个叫做“荣品茶学班微课堂”的页面,第一感觉是挺新鲜的。不像以前想象中的茶道课那么严肃,反而有点像跟几个懂茶的朋友拉了个群聊。老师在群里发语音,偶尔穿插几张茶叶的实拍图,讲得特别生活化。
从热水泡茶到品出门道
我记得第一节课讲的是怎么选水。老师发了段语音说:“别以为泡茶就是开水一冲完事,水质不同,泡出来的味道天差地别。”这话让我愣住了,喝了这么多年茶,还真没仔细琢磨过水的问题。他接着解释,矿泉水、纯净水、自来水,每种水泡同一种茶,香气和口感都不一样。我试着用家里的几种水做了对比,哎,还真是那么回事。
慢慢地,我开始留意茶叶的形态。原来光是绿茶就有扁炒青、珠茶、龙井这么多门类,以前我觉得所有绿茶长得都差不多。现在拿起茶叶会先看看它的颜色和形状,闻闻干茶的香气,这已经成了种习惯。
最让我惊喜的是学会了分辨茶汤的滋味。老师说好的茶汤要有“厚度”,不是单纯的苦涩。我一开始完全摸不着头脑,厚度是什么鬼?直到某次泡了一款老白茶,入口那种绵密顺滑的感觉,才恍然大悟——原来这就是茶汤的厚度啊。
微信课堂的独特魅力
这种上课方式真的很适合现代人。上下班地铁上,打开微信就能听一段;晚上睡前,翻翻群里分享的茶叶图片。不懂的地方直接在群里问,老师和同学都会热心解答。有时候看到别人的问题,才发现原来自己也有同样的疑惑。
我最喜欢的是实操环节。老师会布置作业,比如“这周末请大家泡一款自己最喜欢的茶,分享一下感受”。看着群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,有人泡了正山小种,有人尝试了凤凰单丛,那种氛围特别温暖。这比独自看书学习有意思多了,毕竟喝茶本来就是件需要交流的事。
说来也怪,自从开始认真品茶,生活节奏好像慢了下来。现在每天都会特意留出半小时,安安心心地泡壶茶,不再像以前那样牛饮解渴。闻着茶香,观察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,心情也跟着平静许多。
前几天和朋友喝茶,我居然能说出这款茶的产地和特点,朋友惊讶地问我在哪学的。我笑着说,就是那个荣成品茶上课微信的课程啊。看来这小小的微课堂,还真让我这个茶盲开了窍。
或许品茶就是这样,不需要太高深的理论,重要的是找到正确的方法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。在忙碌的生活中,能有这么一刻静下心来,感受一杯茶带来的温暖与宁静,确实挺美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