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义耍女娃,孝义民间女娃戏表演
说起山西孝义,很多人会想到煤,但要是当地老人听见这话,准会眯眼一笑:“咱这儿啊,还有个活宝贝,叫‘耍女娃’!”这可不是普通的戏曲,它是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,演员全是稚气未脱的小姑娘,大的不过十二叁岁,小的才七八岁。
您可能会好奇,为什么偏偏是女娃娃来演呢?这里头有个温暖的讲究。在当地人心里,孩子的声音最纯净,像山泉水似的,由她们来唱,能把戏里的故事唱得更动人,也寄托了长辈对后代健康成长的期盼。?
台前幕后的光景
我有幸看过一次排练。后台里,小姑娘们正对着镜子描眉画眼,小手还不太稳当,画得眉毛一粗一细,旁边的老师傅也不恼,乐呵呵地接过去笔,嘴里念叨着“慢点儿,咱不急”,一边轻轻帮着补上几笔。那种感觉,不像是在准备演出,倒像是爷爷在给孙女梳头,温情极了。
等到锣鼓家伙一响,嘿,神奇的事儿就发生了!刚才还嬉笑打闹的女娃们,眼神瞬间就变了。一个个踩着鼓点登上台,水袖一甩,步子一挪,那股子认真劲儿,还真有几分名角儿的风范。她们唱的调子不高,嗓音清亮亮地飘出来,像带着露珠的柳叶,扫得人心里痒痒的,又舒服得很。
这孝义耍女娃的魅力,就在这份“真”里。它没有太多花哨的技艺,靠的就是孩子们那股未经雕琢的天然劲儿。唱的是古老的故事,传递的却是鲜活的生活气息。
如今,这古老的孝义民间女娃戏表演也面临着新挑战。年轻父母愿意送孩子来学戏的少了,老师们年纪也大了。但让人欣慰的是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它的珍贵。镇上偶尔会组织小规模的演出,台下坐着的,除了怀旧的老人,也出现了不少年轻面孔。
或许,这种扎根于泥土的艺术,就像田埂上的野花,看着不起眼,却有着最顽强的生命力。只要还有人愿意听,愿意看,愿意为那清亮的童声鼓鼓掌,这门老手艺就能一代一代,悠悠地传唱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