萍乡学生品茶上课,萍乡学子课堂茶艺学习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9:22:57 来源:原创内容

教室窗台上新添了几盆绿萝,阳光透过叶片在课桌上投下斑驳的影子。与往常不同的是,今天每张课桌都摆着一套小巧的茶具——白瓷盖碗、透明公道杯、细长品茗杯,还有叁两撮蜷曲的茶叶。这是萍乡某中学周叁下午的特色课堂,学生们正在经历一场别开生面的茶艺启蒙。

“水温刚好九十度,”茶艺老师李女士托着青瓷茶荷,将茶叶轻轻拨入盖碗,“第一次注水要快出汤,这叫做唤醒茶叶。”前排的男生学着老师的手法,手腕却不由自主地抖了抖,热水险些洒出茶盘。旁边扎马尾的女生小声提醒:“盖碗要像捧着只小鸟,太重会捏碎,太轻会飞走。”这句话让周围几个同学都笑了,紧张的气氛瞬间轻松了许多。

当青春遇上茶香

这群萍乡学生品茶上课的经历,起初并不被所有人理解。有家长在班级群里直言:“泡茶这种事,家里老人都会,何必占用正课时间?”但第一次茶艺课后,孩子们把课堂冲泡的茉莉花茶带回家,用保温杯装着给父母品尝,那清甜温润的滋味改变了很多人的看法。

初二学生刘雨轩的母亲发现,孩子原本写作业时总忍不住摸手机,现在却能安静地完成一套完整的茶艺流程。“从温杯烫盏到闻香品茗,他变得特别有耐心。”她说,“有时周末还会主动给爷爷奶奶泡茶,这在以前难以想象。”

茶艺课张老师说出了一个细节:最初设计课程时,他们担心学生觉得传统茶道太过古板,特意在教学中加入了年轻人喜欢的元素。比如比较不同水质对茶汤的影响,用手机微距镜头观察茶叶舒展的过程,甚至让同学们用文字描述茶香——结果收获了大量充满想象力的比喻:“像是雨后森林的味道”“仿佛咬了一口水蜜桃”“如同旧书页里夹着的干花”。

茶盏中的改变

随着萍乡学子课堂茶艺学习的深入,变化在细微处悄然发生。曾经课间追逐打闹的男生,现在会围坐在一起比较各自冲泡的茶汤颜色;性格内向的女生在担任“小茶师”时,逐渐学会了与同学流畅交流;就连班主任也注意到,下午第一节课的瞌睡现象少了——或许是因为午后的茶香让人神清气爽。

“你知道吗?”高二的王雨萌转动着手中的品茗杯,“以前我觉得喝茶是老年人才喜欢的事,现在却发现,当茶叶在杯中慢慢舒展时,自己的心情也会平静下来。”她的茶盒里收集了六种茶叶,每片标签都仔细记录着采摘季节和产地特征。

这种变化不仅停留在校园内。上个月,学生们自发组织了“一杯茶的温暖”活动,在社区老年中心为老人们表演茶艺。当孩子们将精心冲泡的茶双手奉上时,一位老人眼眶湿润:“这是我孙女辈的孩子泡的茶啊。”那一刻,茶香连接起了两代人的情感。

茶艺课代表陈子涵在周记里写道:“盖碗不只是茶具,它教会我们掌握分寸;茶汤不光是饮料,它让我们学会等待;奉茶不仅是礼仪,它提醒我们关心他人。”这些感悟,或许正是萍乡学生品茶上课最珍贵的收获。

窗外,几片梧桐叶飘落在秋日的阳光里。教室内,茶香正随着蒸汽缓缓升起,青涩的手指与千年茶道在此时相遇,构成这个秋天最动人的画面。没有人知道这些年轻人未来会走向何方,但可以肯定的是,无论他们走到哪里,记忆中都会留存着这样一个午后——当茶香漫过课本,当传统文化以如此亲切的方式,融入了他们正在生长的年岁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