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西同城喝茶上课,鸡西品茶学习交流
这几天刷朋友圈,总能看到“鸡西同城喝茶上课”这几个字。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的时候,我也愣了一下,心里琢磨着,这喝茶怎么还跟上课扯上关系了?直到上周末,被一个老朋友硬拉去参加了这么一场活动,我才算真正搞明白了原来是这么一回事。
那地方不在闹市区,反而在一个挺安静的小区边上,门脸不大,叫个什么“清心茶社”。一推门进去,那股子淡淡的茶香就飘过来了,瞬间就觉得整个人都静下来了。里面已经坐了十来个人,有跟我年纪差不多的,也有几位看着更年长些的,大家伙儿都围着一位老师傅坐着。
这课,是从烫杯子开始的
老师傅姓陈,话不多,但一讲到茶,眼神就特别亮。他也没一上来就讲什么大道理,就直接动手了。“咱们今天啊,就先说说怎么把这杯茶泡得好喝。”他一边说,一边慢条斯理地用热水烫着茶壶和茶杯。我以前觉得这步就是走个形式,陈师傅却说,这不光是消毒,更是为了让茶具“热热身”,待会儿茶叶放进去,香气才能更好地出来。这话听着,还真有点意思。
轮到我们自己动手的时候,可就有点手忙脚乱了。水温不是高了就是低了,我旁边一位大姐,倒水的时候手一抖,水差点溢出来,自己先不好意思地笑了。陈师傅也不急,走过来看了看,说:“没事,水温差点意思,咱们就多闷几秒。泡茶这事儿,急不来,得跟着感觉走。”这么一说,大家紧绷着的心都放松了不少。这种鸡西品茶学习交流的氛围,真的挺舒服的,没有考试的压力,就是纯粹地学点东西,互相聊聊。
我记得最深的是品第一泡茶的时候。那是一种我从来没喝过的绿茶,入口有点微苦,但咽下去之后,喉咙里却泛起一股特别的甘甜。陈师傅看着我们,问:“感觉咋样?”有人说苦,有人说甜。他点点头,说:“这就对了,先苦后甜,有点像咱们过日子,是不是?”就这么简单一句话,让我对着手里的这杯茶,发了好一会儿呆。
后来聊开了才知道,在座的各位,来这儿的原因都不一样。有开小吃店的老板娘,想学点茶艺提升一下店面;有刚退休的大爷,来找个事儿打发时间;还有像我这样,被朋友拉来“开开眼”的。但不管为啥来的,在这茶香里,大家都放下了手机,认真地听,慢慢地泡,细细地品。这种面对面的鸡西同城喝茶上课,比起在网上看那些冷冰冰的视频,感觉实在多了,也温暖多了。
一场活动下来,两个多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。我发现自己不仅认识了龙井、铁观音几种常见茶的区别,还学会了怎么用盖碗泡茶不烫手。更重要的是,我好像有点理解,为什么老一辈人总说“茶如人生”了。这慢下来的节奏,这专注于一件小事的过程,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享受。现在想想,这种把兴趣和学习结合在一起的鸡西品茶学习交流活动,确实给咱们鸡西人的业余生活,添了一种挺别致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