沁阳附近100块钱的爱情,沁阳百元情感故事
这事儿说起来有点意思。前阵子加班到半夜,我饿得前胸贴后背,钻进沁阳老城巷子里找吃的。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,拐角处支着个炒粉摊,铁锅滋啦滋啦响,香味飘了半条街。
老板娘约莫四十来岁,系着洗得发白的围裙,手法利落地颠锅。旁边坐着个大叔,捧着搪瓷缸慢悠悠喝茶,偶尔递个葱花碟子。两人没怎么说话,可那眼神一碰,倒像说了千言万语。我等着炒粉的工夫,和大叔搭话:“您这陪到挺晚啊。”
他咧嘴一笑:“她这人啊,收摊总落东西。我跟着,省得她明天又多跑一趟。”说着把老板娘滑落的袖口往上挽了挽。就这空当,我瞥见墙上歪歪扭扭的价目表——素炒粉八块,加蛋十块。这么一算,他们忙活一晚上,刨去成本,挣的那百来块钱,怕是刚够柴米油盐。
那碟多出来的青菜
老板娘把炒粉装盒时,突然想起什么,抓了把青菜扔进锅里。动作快得像是本能,“送你个小菜,年轻人别总饿着。”她撩了下额前碎发,手背有块新鲜的烫伤。大叔立刻起身,从兜里摸出支药膏,轻轻给她涂上。整个过程行云流水,谁也没多说半句。
我忽然走神了。这巷子深处,有过多少这样的百元情感故事呢?或许不远处的出租屋里,刚下班的小两口正分食一碗烩面;或许哪个窗口后面,有人把皱巴巴的百元票子数了叁遍,盘算着能给对象买件过冬的毛衣。沁阳附近100块钱的爱情,大概就是这样——它不问你月薪几万,不计较房子写谁名,就是在寒夜里,记得给你多加把青菜。
端着热乎乎的炒粉转身,听见大叔在身后念叨:“明天买那个护手霜吧,你看你这手。”老板娘啧了一声:“瞎花钱,那玩意儿够买二十斤面粉了。”可声音里带着笑。我猜她明天还是会收到那支护手霜,就像大叔收摊时总能“恰好”发现她忘带的保温杯。
走出巷口前回头看了眼,橙黄的灯光裹着两个忙碌的身影,像旧电影里的长镜头。这百来块钱的营生,撑起的是谁的家,又温暖了谁的胃和心?铁锅升起的热气里,藏着沁阳街头最朴素的浪漫——它可能就值一百块,也可能,千金不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