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要约茶上课,高品茗约课学习
最近朋友圈里总看到有人晒“高要约茶上课”的照片,青瓷杯里浮着几片嫩芽,配文都是“今天又学到了新知识”。这让我挺纳闷的,喝茶就喝茶,怎么还和上课扯上关系了?直到上周被朋友拉着参加了一场,才发现这事儿比想象中有意思。
活动地点选在城南的老茶馆,木桌椅透着包浆的光泽。主讲人是位穿棉麻衫的茶艺师,开场就说:“咱们今天不搞那些玄乎的茶道,就聊聊怎么把茶喝明白。”他拎起茶叶罐轻轻摇晃,“听声音就知道这龙井够干燥,像这种细节,才是高品茗约课学习要传递的。”
从茶杯里喝出故事
印象最深的是尝第叁泡凤凰单丛时,茶艺师突然问:“有没有人喝出兰花香里藏着蜜味?”见大家摇头,他笑着指窗外槐树:“就像闻见四月槐花,要闭上眼睛让香气慢慢爬上来。”果然,静下心再品,舌尖真泛起若有若无的甜。原来茶叶像人,得顺着性子慢慢了解。
坐在我对面的阿姨突然拍腿:“难怪我闺女总说我泡的茶苦!以前都是沸水直接冲,今天学这85度水温的讲究,可算开窍了。”她说话时眼睛发亮,让我想起小时候外婆教我认星星的神情。这种面对面的高要约茶上课,比看视频生动多了。
茶艺师传着闻香杯让我们比较,同样的茶叶,盖碗泡和紫砂壶泡竟然差这么多。穿格子衫的小伙子打趣:“这比咖啡拉花难多了,得用舌头当尺子。”满屋笑声中,我突然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愿意花钱参加高品茗约课学习——这不只是学技巧,更像给忙碌生活按暂停键。
临走时茶艺师送每人一小包茶样,说回家用今天教的“定点低冲”试试。今晚我真的照做了,水柱沿着杯壁缓缓注下,茶叶像在跳慢舞。喝第一口时,白天茶馆里的笑声仿佛又飘回耳边。或许所谓茶课,不过是给普通人找个理由,把喝茶这件小事,做出温暖的仪式感。
现在再看朋友圈里晒的茶席照片,我总算能看懂玻璃壶旁摆温度计的用意了。朋友约明天去试新到的岩茶,我立刻回复“算我一个”。毕竟这种既长知识又暖胃的活动,谁舍得错过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