丽水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,丽水周边200元的爱情还有吗
路过丽水老汽车站的时候,看见对面巷口有对小年轻在拌嘴。女孩甩开男孩的手说:“现在吃碗麻辣烫都要叁十了,你昨天说带我看电影,结果蹲江边喂了两小时蚊子。”男孩攥着半瓶矿泉水,脖梗子通红。我忽然就想,在丽水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?这个问题像根小刺,轻轻扎在心上。
南明湖畔的晚风还是那么黏糊糊的,带着水汽往人身上扑。叁年前我常和女朋友来这儿,她总要从堤坝这头跑到那头,马尾辫在夕阳里一跳一跳的。那时候我们真能用两百块过个周末——叁十五块的团购双人餐,剩下钱够看夜场电影,再买两杯烧仙草。老板娘总会多给我们加勺芋圆,说年轻真好。
物价涨得比工资快
现在再去那家店,招牌菜涨了十二块,芋圆从免费加料变成叁块五一勺。菜市场卖梅干菜烧饼的大爷昨天嘟囔,他闺女在杭州点个外卖动不动四五十。可不是嘛,去年这时候瓯江边的民宿才百来块,现在网上挂二百六还写着“特惠”。
但你说丽水周边200元的爱情还有吗?我在西城广场撞见过穿校服的中学生,两人合喝一杯奶茶,男孩小心翼翼把珍珠全拨到女孩那边。也在便利店里遇到民工夫妇,丈夫举着两根烤肠,像举着火炬似的递给收银台前的妻子。这些瞬间让我觉得,或许200块钱的爱情从来不是指具体数字,而是某种笨拙的真心。
开发区电子厂的小赵告诉我,他上周用九十八块给女朋友过了生日——拼多多买的裙子五十六,蛋糕边角料二十二,剩下二十坐城乡公交去古堰画乡拍了整日照片。姑娘在朋友圈连发九宫格,配文“被惦记的感觉真好”。
当然也有反例。朋友相亲遇上个姑娘,开口就说转她520红包证明诚意。他扭头就走,转头在自行车俱乐部认识了现在的女友。两人上周末骑到云和梯田,在山顶吃着自己带的饭团,比那些在网红餐厅摆拍的看起来快活得多。
夜市摊主阿芬的说法挺在理:“200块能买叁斤活虾,我和我老公喝着啤酒白灼吃;也能买支口红,涂完该吵架还吵架。”她摆弄着铁板上的豆腐,油花滋啦作响,“关键是你愿不愿意把这两百块全花在对方身上,眼睛都不带眨的。”
青田咖啡馆的老板娘六十岁了,说起她年轻时对象骑二十八寸自行车,载着她从温溪镇到石门洞来回六十公里。囊中羞涩没买门票,就在景区外围的溪涧里手拉手蹚水。“现在老头儿还总说,欠我张门票呢。”她擦着咖啡杯笑起来,眼角的皱纹像绽放的秋菊。
或许该换个角度琢磨。当我们在问丽水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的时候,其实怕的不是钱不够,是怕真心在物价飞涨里打了折扣。超市促销大妈撕胶带封箱子的声音特别响,她说昨天见个小伙子蹲在货架前算半天,最后买了包二十二块的红糖小汤圆,手机屏幕亮着女朋友发烧叁十八度五的聊天记录。
龙泉青瓷博物馆的讲解员有句话让我记到现在:“你看这些宋朝碗盏,烧制时落颗沙子就成瑕疵品,但古人照样盛饭盛汤用百年。”现代人总追求完美无缺的感情,却忘了最珍贵的是那份明知不完美仍愿意捧在手心的温度。
黄昏时又经过老汽车站,那对小年轻正在鸡蛋灌饼摊前分食同一个饼。女孩掰了大半塞回给男孩,油渍蹭在袖口上,两人笑作一团。晚霞把“丽水—温州”的班车时刻表染成橙红色,我突然觉得,这个问题或许永远不会有标准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