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水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,学生服务随叫随到200元
这几天朋友圈里总能看到“衡水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”的帖子,说是有学生愿意收两百块提供各种即时服务。刚开始我也觉得挺纳闷,这年头连学生都开始搞起即时服务了?后来仔细一琢磨,倒发现这事儿没那么简单。
我表弟就在衡水读高中,上次家庭聚会时他偷偷给我算过一笔账: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,晚上十一点熄灯,中间除了吃饭就是上课做题。他说班里确实有同学在接这种活,帮人取快递、代买零食、甚至临时补课。“其实就跟跑腿差不多,只不过我们更懂学生需要什么。”他边说边翻出手机里的聊天记录给我看,“有人晚上想吃校外的炸鸡,第二天要交的练习册忘买了,这些时候找我们最方便。”
这二百块钱到底值不值
说起这个价钱,表弟的同学小刘倒是很实在:“刚开始定价150,后来发现根本划不来。从教学楼到校门口来回二十分钟,再跑去商铺排队,整个午休就搭进去了。涨到200块之后,反而预约的人更多了,大家都觉得这个价位服务肯定靠谱。”这话让我想起上个月下雨天,有个高叁女生急着要买复习资料,小刘冒雨跑了两家书店,回来时校服都湿透了。那女生后来成了常客,还介绍了不少同学来找他。
现在很多家长听说这事都觉得不可思议,其实换个角度想,我们小时候不也经常帮同学带早餐收个叁五块钱吗?只不过现在变得更规范了。在教室走廊里,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:“明天早上能帮我带份煎饼果子吗?”“老规矩,200块,六点五十放你桌上。”
这种学生服务随叫随到200元的模式,某种程度上成了校园里的“即时达”。有些学生甚至组建了小型团队,谁有空谁接单,还在宿舍楼里搞起了值班表。据说最拼的一个学生,靠这个月入叁千多,不仅解决了生活费,连下学期的教材费都攒够了。
当然也有人质疑这样会不会影响学习。我观察过表弟他们,其实这些接单的学生反而更会规划时间。比如帮人去食堂占座的时候背单词,等取快递的时候听听力。有个叫王明的学生跟我说:“这比打游戏刷短视频强多了,既赚了钱,又逼着自己成为时间管理大师。”
最近还出现了更专业的服务,比如“考前重点梳理”“错题本整理”,这些都是高年级学生在做。价格还是两百,但内容更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。有个高二学生专门帮人整理数学错题,用不同颜色的便签标注知识点,特别受欢迎。
说到这里,我突然想起昨天表弟在家庭群里发的消息:他靠这个暑假存的钱,给奶奶买了双特别防滑的鞋子。可能这就是年轻人表达关心的方式吧,用自己挣的钱,做最实在的事。
这样的校园服务生态,倒让我想起小时候街角的杂货店。老板总是记得谁家爱买什么,谁今天该来还没来。现在这种人情味,居然在衡水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的服务里找到了。也许以后会出现更规范的服务模式,但眼下这种带着温度的学生互助,确实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。
看着表弟他们用老式记账本认真记录每笔订单的样子,我突然觉得,这哪是什么简单的赚钱方式,分明是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,学着与社会打交道。每次完成委托时那句“搞定啦”,背后都是满满的成就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