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州嫩茶论坛,潮州新茶品鉴分享会
周末清晨翻手机,突然被朋友圈一张照片吸引——白瓷茶盘里躺着几片碧绿的茶叶,旁边配着“潮州嫩茶论坛新到的凤凰单丛”一行字。我立刻私信那位茶友,这才知道上周六在牌坊街角落的茶馆里,正举办着潮州新茶品鉴分享会。
赶到现场时,茶艺师刚温好盖碗。她拎起银壶高冲低斟,兰花香气随着水雾飘散开来。“这是今年头采的鸭屎香。”她笑着补充,“别看名字接地气,尝过就忘不了啦。”?
茶汤里的工夫
坐在我旁边的陈伯是叁十多年的老茶客。他端着闻香杯不急着喝,先对着光观察茶汤颜色:“好茶汤透亮得像山泉水,你看这金黄澄澈的底色。”他教我品单丛要分叁口:第一口让茶汤滑过舌尖,第二口轻轻啜吸让香气充满口腔,第叁口才缓缓咽下。隔壁桌的年轻人正举着手机拍茶海流转的画面,说要把这潮州嫩茶论坛的精彩瞬间发到茶友群。
穿香云纱的林姐是这次潮州新茶品鉴分享会的召集人。她穿梭在各桌间,不时提醒大家留意第几泡出现蜜韵。有个戴眼镜的女生认真记笔记,她说第一次知道同样的茶叶,用韩江水和矿泉水泡出来的回甘完全不同。
现场最热闹的是猜茶环节。茶艺师准备了叁种不同海拔的蜜兰香,让大家盲品区分。李叔一喝就拍大腿:“这肯定是乌岽山800米以上的,茶汤明显更醇厚!”几个年轻人凑过去讨教,他顿时打开话匣子,说起当年跟着爷爷上山收茶的故事。
窗外的木棉絮轻轻飘进茶馆,落在茶席的蓝印花布上。此刻盖碗里舒展的嫩叶,仿佛带着凤凰山的晨露与阳光。每次参加潮州嫩茶论坛的活动,总能在茶香中遇见有趣的灵魂。那些对于炭火烘焙程度的讨论,或者分享存茶心得时的热闹,都让传统的茶文化变得鲜活起来。
茶过五巡,老板搬出珍藏的1998年老单丛。深琥珀色的茶汤在杯中流转,带着陈香和药香。有人说这味道让他想起老家茶仓的气息,有人说像打开一本旧书的感觉。此刻不需要太多专业术语,每个人都在茶汤里找到了自己的记忆画面。
夕阳西斜时,茶友们互相留联系方式约定下次再聚。林姐正在整理茶样,准备下期潮州新茶品鉴分享会的主题。我带着满身茶香走出巷子,回头望见木牌匾上“潮州嫩茶论坛”的字样在暮色里泛着暖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