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泉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,鹿泉茶饮评选活动工作坊
最近路过鹿泉老城区,发现街角悄悄开了家挺特别的铺子——鹿泉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。说真的,头一回看到这招牌时我愣了半天,喝茶还搞海选?这组合实在新鲜。
怀着满满的好奇心,我推开了那扇糊着宣纸的木门。没想到里头别有洞天,青砖墙上挂着各色茶叶标本,几位穿棉麻褂子的老师傅正围着茶台忙碌。空气中飘着普洱特有的陈香,混着点茉莉花茶的甜味儿。
当茶叶遇上评选
工作室主理人是个精瘦的中年人,大家都叫他陈师傅。他给我倒了杯刚沏好的铁观音,慢悠悠地解释:“咱们这个鹿泉茶饮评选活动工作坊啊,说简单点就是帮街坊们找出最对胃口的茶。”他指了指墙边那排贴着编号的茶罐,“每个月都会收集二十来种新茶,让大伙儿像参加海选那样品评。”
说到这里他笑了,眼角挤出几道细纹:“您别说,这法子挺管用。上周有个小伙子来,说想找款适合加班喝的茶。我们让他盲品了七种,最后选了款滋味清淡的庐山云雾。前天还特意发消息说,现在熬夜写代码都离不开这茶了。”
我跟着陈师傅在工作室里转悠,发现每个茶台配置都不太一样。有的配着精致的瓷壶瓷盏,有的却是憨厚的粗陶杯,甚至还有带刻度的玻璃茶具。“不同茶配不同器皿,”陈师傅摸着那把养得油亮的紫砂壶,“就像给人挑衣服,得合身才行。”
在靠窗的位置,碰巧遇见几位老街坊正在品茶。穿碎花衫的王阿姨举起小茶杯端详茶汤:“这款香气足,就是回甘差点意思。”旁边戴老花镜的李大爷咂咂嘴:“我还是觉得叁号茶醇厚,适合我们老茶客。”
这样的场景每周都在这里上演。陈师傅说,他们工作室就像个茶味实验室,每次海选都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。记得有次,原本不被看好的一款秋茶,因为受到年轻人喜爱,居然逆袭成了当月冠军。
现在鹿泉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在本地已经小有名气,不仅老茶客常来,很多年轻人也愿意周末来坐坐。这里不像传统茶庄那么严肃,更像是个以茶会友的客厅。偶尔还能见到父母带着孩子来参加亲子茶会,小手笨拙地握着茶壶,那画面特别温馨。
窗外日头渐渐西斜,我在工作室待了整个下午。临走时陈师傅往我手里塞了包茶样:“带回去试试,下周六有新品海选,记得来投票啊。”茶香从纸包里隐隐透出来,我突然觉得,这座小城因为有了这样的地方,似乎变得更温润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