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邑耍女娃,昌邑逗趣女童表演
说起咱昌邑的耍女娃,那可真叫一个热闹!每到逢年过节,锣鼓家伙一响,男女老少就都坐不住了,一个个往广场上涌。你问我这是啥表演?说白了就是一群十来岁的小姑娘,穿着花花绿绿的戏服,在场上连蹦带跳的,别提多招人喜欢了。
记得去年正月十五,我在人民广场看的这场昌邑逗趣女童表演,那场面到现在还清清楚楚印在脑子里。天刚擦黑,场子四周就亮起了红灯笼,照得人心里暖烘烘的。突然一阵急锣密鼓,八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蹦蹦跳跳上了场,身上穿的衣裳绣着金线,在灯笼底下闪闪发光。
表演里的门道
可别小看这群小丫头,她们手上功夫可不简单。左手拿着缀满铃铛的手鼓,右手握着系红绸的鼓槌,边跳边敲,铃铛声和鼓点配得那叫一个准。有个扎红头绳的小姑娘特别显眼,她一个鹞子翻身,手里的鼓槌在空中划出道红弧线,落下来时正好敲在点儿上,引来一片叫好声。
要说这昌邑耍女娃最打动人心的,还是那股子活泼劲儿。她们不像专业演员那样板正,偶尔有个小姑娘跳错了步子,自己先捂着嘴乐,台下的人不但不怪,反而觉得更亲切。有个胖嘟嘟的小丫头转圈时没站稳,晃了两下才站稳,观众笑得前仰后合,她也跟着咯咯笑,那模样真是可爱极了。
我旁边坐着个老大爷,他说自己打小就看这个,现在的表演虽然添了新花样,可那股子热闹劲儿一点没变。“你看那个领头的丫头,”他指着场中央说,“她奶奶年轻时也这么跳过,这算是一代传一代了。”
场上的节目一个接一个,最精彩的要数“迭罗汉”。叁个小姑娘蹲在下头,两个站在她们肩上,最顶上那个小不点也就五六岁,居然还能单脚站立,手里还举着盏莲花灯。观众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,可那小丫头一点都不怕,还在上头朝大家眨眼睛呢!
说来也怪,这些孩子在台下可能还撒娇闹脾气,可一上了场,个个精神十足。有个扎两个小鬏鬏的姑娘,上场前还在抹眼泪,说是想妈妈了。可音乐一响,她马上擦干眼泪,笑得像朵花似的蹦跳起来,你说神奇不神奇?
月亮渐渐升高了,表演也接近尾声。最后那个节目是全体演员围着场子转圈,边转边向观众撒糖。大人小孩都伸着手接,接到糖的眉开眼笑,没接到的也跟着乐。整个广场上都是笑声,比过年放鞭炮还热闹。
散场时,我看见那些小演员们扑向等候多时的家长,有的要水喝,有的要抱抱,又变回了普通孩子。那个在场上最风光的小姑娘,正扯着妈妈的衣角说:“娘,我饿了,咱回家吃元宵吧!”这场昌邑逗趣女童表演,就在这样温馨的画面里落下了帷幕。
回家的路上,我一直在想,这样的老玩意儿能一代代传下来,靠的不是多高的技艺,而是那份扎根在生活里的快乐。现在城里娱乐花样越来越多,可像这样能让人打心眼里笑出来的,还真是不多见。
明年正月,要是你们有机会来昌邑,说什么也得来看场耍女娃。我敢打包票,保管让你看得忘了看手机,笑得合不拢嘴。这种热热闹闹的烟火气,才是咱们老百姓最真实的生活滋味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