潜江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,附近街巷200元短暂停留
晚上九点的潜江火车站,人流渐渐稀疏下来。出站口斜对面有条不起眼的小巷,巷口悬着盏昏黄的路灯,把"附近街巷200元短暂停留"的红色灯牌映得格外扎眼。几个拎着编织袋的民工蹲在巷子抽烟,火星明灭间,能听见他们用方言嘟囔:"这价比招待所贵一倍咧..."
巷子深处飘来炒面的香气,叁轮车斗改成的麻辣烫摊前,系围裙的大婶正给穿工装的男人加勺辣子。"住店不?"她突然朝路过的人吆喝,"后头民房干净得很,比前头便宜五十。"男人埋头呼噜噜喝汤,含糊应道:"拉倒吧,俺等凌晨叁点的车,二十块网吧包夜更划算。"
巷弄里的生意经
杂货店老板靠在玻璃柜上算账,收音机里咿呀放着花鼓戏。"别看巷子窄,藏着七家旅社。"他捏着计算器边按边说,"最便宜的八十,卫生间在楼道尽头;要带独卫的得往巷尾走,那儿新装修的挂着一百五。"有个穿西装的中年人进来买烟,听着突然插话:"我上次赶早车住过二百的,结果马桶漏水响一夜。"
电动叁轮嘎吱停在巷口,跳下来个染金发的年轻人。"妈,302退房了!"他朝巷子里喊,"床单还没换,要不要接两百块的客人?"二楼探出个卷发女人:"急啥?让人家先看房!"她转身时,窗帘缝隙里能瞥见墙上贴着的价目表,那个"潜江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"的招牌服务项,特意用金色边框围着。
巷子中段理发店的转灯昼夜不停地旋,老师傅给客人刮胡子时闲聊:"你猜斜对面那家洗脚城为啥生意最好?"热毛巾敷在脸上的客人哼哼两声,"他家二楼实际是..."话音被吹风机的轰鸣吞没。玻璃门上贴着的价目表最底下,有行小字写着"短暂休息按小时计费"。
凌晨两点钟,巷口馄饨摊的煤炉还冒着蓝火。卖馄饨的老头搅着锅里升腾的白汽,看几个女孩拖着行李箱走进巷子。"这么晚还有车?"熟客搭话。老头努努嘴:"哪是赶车,是刚下班。"他舀起馄饨倒进塑料袋,"这条巷子啊,白天黑夜是两副面孔。"
清洁工开始清扫巷道的五点,有间民房突然亮起灯。窗台上摆着的几盆月季开得正艳,穿校服的女孩在窗前背书。她家楼下挂着"今日特价100元"的灯牌,在晨光里显得有点黯淡。卖豆浆的叁轮车摇着铃经过,热腾腾的蒸汽漫过墙上那些层层覆盖的小广告,最新那层还带着未干的胶水味。
火车站广播响起七点钟的列车时刻表,巷子渐渐苏醒。五金店卷帘门哗啦啦升起,旅馆前台打着哈欠换班,夜里那些"短暂停留"的痕迹,都被装进了黑色垃圾袋堆在巷口。最早班的环卫车开来时,清洁工正把"潜江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"的灯牌翻转过来,露出背面"代订火车票"的字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