抚远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,窄街转角两元情缘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7:13:38 来源:原创内容

窄街转角两元情缘

抚远巷子口的修鞋摊子,老陈正给一双高跟鞋换鞋跟。巷子深处飘来葱花炝锅的香气,混着旧收音机里咿咿呀呀的戏文。他抬头看了眼斜对面的理发店,玻璃门后的阿珍正在给客人刮脸,手里的剃刀稳得像绣花。

那会儿物价还没飞涨,两块钱能买四个芝麻烧饼。老陈第一次见阿珍,是她拎着断了跟的皮鞋来修。“能补吗?”她问。老陈接过来看了看,“两块钱。”补好鞋,阿珍从围裙兜里掏出两张皱巴巴的毛票,指尖还沾着碎发。

后来阿珍常来,有时是真要修鞋,有时是路过放两个橘子。有回下雨,老陈把伞全倾向修鞋摊子,自己半边肩膀湿透。阿珍从店里跑出来,往他手里塞了杯姜茶:“两块钱的生意,别把身子搭进去。”茶是烫的,她的耳根也是。

巷子里的人渐渐看出门道。卖报纸的李大爷故意多给阿珍留份晚报,修车的小伙见了她就喊“陈嫂”。有次老陈发烧没出摊,下午就看见阿珍端着铝饭盒站在摊前:“两块钱,管你一顿饭。”饭盒里躺着胖乎乎的饺子,还冒着热气。

转折发生在深秋。街道办要整顿市容,巷子口的摊位都得撤。老陈收拾着家伙什,听见身后脚步声。“我盘了间小门面,”阿珍说,“缺个会修鞋的。”老陈愣在原地,手里锤子差点砸脚。她继续道:“租金每月两百,你一半我一半。”

新店开张那天,招牌上并排写着“修鞋”“理发”。头一个月生意冷清,两人就隔着玻璃门各自忙活。傍晚收工,老陈数出十张十块钞票压在阿珍针线盒下——那是他理解的“一半”。第二天钱原样出现在他工具箱里,旁边多了张字条:“先欠着。”

如今巷子改造了好几轮,当年两百块租下的门面早已升值十倍。有回孙子翻旧相册,指着照片问:“爷爷你们这算不算闪婚?”老陈看向厨房里忙碌的阿珍,她正把香菜撒在鱼汤上。“哪有什么闪婚,”他笑,“连那两百块钱的爱情,到现在都没还清呢。”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