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西100米内附近的人,周边近距离居民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3:17:18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几天我老在想,咱们定西人是不是都习惯低头赶路了?要不是那天出门忘带手机,我可能永远都不会注意到,原来在咱们这百米之内,藏着这么多鲜活的故事。

那天下午折返回家取手机,正好碰见楼下新搬来的小伙子在搬花盆。他挠着头说:“姐,能搭把手不?这绿萝放阳台总感觉差了点儿意思。”我俩一边搬花一边聊,才知道他是陇西来的面点师傅,租这房子就为了离上班的面馆近。他说咱定西的早晨,隔着百米都能闻见他搓拉条的香气。这话让我愣了下——可不是嘛,每天清晨推开窗,空气里确实飘着那股熟悉的小麦香。

百米内的晨光与烟火

打那以后,我特意早起半小时,在附近转转。街角修鞋的老刘总是第一个出摊,他的小马扎经历了二十个年头,修补过上千双鞋。老刘说,现在年轻人扔鞋快,但他还是坚持能修就修。“这百米内的老街坊,哪个的鞋底我没摸过?”他笑着指了指工具箱里那些磨得发亮的工具。这时候,送孩子上学的妈妈、赶早市的阿姨经过,都会停下来打个招呼。这百米的路,走起来竟要十来分钟——因为每走几步就能遇上熟人。

最让我意外的是社区小广场。以前总觉得那儿就是跳广场舞的地方,直到看见王老师带着孩子们读诗。这位退休的语文老师,每周叁下午都会来给孩子们上课。她说:“咱们定西的孩子,隔着百米都能听见读书声,这才叫精气神。”孩子们围着她,念着“黄河远上白云间”,那声音脆生生的,飘过晾着衣裳的阳台,飘过冒着热气的包子铺,落在每个过路人的耳朵里。

前天在菜市场,卖菜的马大嫂硬是多塞给我两根葱。她说:“看你常来,孩子又在外地,以后买菜缺个一块两块就别掏了。”这话说得我心里暖烘烘的。原来我常在她这儿买菜,她早都记着呢。定西这地方就是这样,人与人之间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,可这些百米内的温情,却像春雨似的,悄悄滋润着日子。

现在每天下班,我都习惯在巷口站会儿。看邻居们在百米范围内走动、交谈、忙碌,忽然觉得这个距离刚刚好——近得能看清对方眼角的笑纹,又能给彼此留够舒坦的空间。修鞋摊的敲打声、面馆的擀面声、孩子们的读书声,这些声音织成了定西特有的生活图谱。住在附近的居民们,用最平凡的方式,书写着属于这座小城的独特韵律。

昨晚路过面馆,新来的陇西师傅正坐在门口休息。他认出了我,热情地招呼:“姐,明天咱试新口味,羊肉臊子面,头一碗给你留着!”我笑着应下,心里盘算着明天一定早点来。这定西100米内附近的人啊,处的日子久了,还真成了一家人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