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康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校园后巷品茶闲谈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4:19:35 来源:原创内容

转过教学楼拐角,梧桐叶正沙沙响着。南康女子学院的后街总藏着些不为人知的小确幸,比如那家连招牌都快褪成白色的茶舍。老板娘撩开蓝印花布门帘时,茶香和桂花香会突然扑个满怀。

茶香里的慢时光

竹帘滤过的阳光在木地板上碎成光斑,总让人想起老家阁楼。第一次来是室友推荐的,说这儿的凤凰单丛能喝出蜜兰香。果然,茶汤在瓷杯里转出金橙色,抿一口,舌尖先触到清苦,随后喉头泛起丝丝甘甜。老板娘从来不急着续水,偶尔会和熟客聊两句茶树品种,但大多时候只是安静地擦拭青瓷茶罐。

隔壁桌美术系的女生在写生本上涂抹,颜料盒散着松节油的味道。她笔下的后巷茶摊歪歪斜斜却生动——竹椅矮桌,保温壶冒着白气,看摊子的老奶奶打着毛线。这画面让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大家总爱来南康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或许贪恋的不是茶味,而是这种能让人发会儿呆的松弛感。

后巷的烟火茶事

黄昏时茶舍屋檐会挂起竹丝灯笼,这时最常遇见音乐系的林老师。她总点休宁松萝,说这茶像极了她徽州老家的味道。有次看她小心地从包里取出鎏银怀表,表盖里嵌着泛黄的照片。“当年我祖母就在祠堂天井里教我认茶”,她转动着茶杯,“现在每次喝到这味道,就像又看见青石板上的湿苔藓”。

巷子深处的流动茶摊又是另番光景。叁块钱能买搪瓷缸满满的茉莉花茶,卖茶阿婆会用夹子往缸里扔两朵鲜茉莉。学生们喜欢围坐在塑料凳上,看茶叶在沸水里舒展成碧绿的云。英语系的短发的姑娘正比划着昨天话剧社的趣事,笑声惊得银杏树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走。

在这里喝茶不需要懂茶道。有时捧着保温杯在石榴树下站着喝,还能听见琴房飘来的肖邦夜曲。这种奇妙的混搭,怕是只有在校园后巷品茶闲谈时才能遇到。

暮春时茶舍新进了桐木关红茶,老板娘特意给我留了一罐。那天的雨敲着铁皮檐沟,红茶里竟喝出桂圆干的甜醇。窗外有学生撑着彩虹伞跑过,帆布鞋踩进水洼溅起晶亮的水花。忽然觉得,这般寻常午后,或许会在多年后的记忆里窖藏成特别的味道。

茶凉了再续,故事听了又新。那些在南康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的时光,渐渐织成一张柔软的网,网住青春里所有不必追问意义的午后。就像巷口那株年年开花的紫藤,不知道见证过多少杯茶从滚烫放到微凉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