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洱附近200块钱的爱情,邻近地区廉价情感故事
街角茶摊的相遇
普洱老街拐角有个老茶摊,叁十块能喝一下午。我就是在那里认识小雅的。那天她穿着洗得发白的碎花裙,手指绞着帆布包的背带,在我对面轻声问:“能拼个桌吗?”茶摊老板朝我使了个眼色,后来才知道,这是附近心照不宣的暗号。
她掏出皱巴巴的二百块钱压在茶壶底下,这个价格在省城连束像样的花都买不到。可在这儿,能换来叁个月的陪伴——每周叁下午,她会来茶摊陪我喝叁泡茶,说说菜场排骨又涨价了,或者出租屋空调坏了多久。有次暴雨,她撑着破伞跑来,发梢滴着水却先把茶饼护在怀里,那瞬间我恍惚觉得,我们真像在过日子。
隔壁修车铺的老刘说我这钱花得冤,毕竟二百块在洗脚城能享受两小时专业服务。可我不这么想,那些穿着制服的笑脸像流水线产物,而小雅会记得我不吃香菜,会把我喝剩的茶根倒进她保温杯。有回她发烧还硬要来,茶都没泡开就趴桌上睡着了,睫毛在颧骨投下细碎的影子,我突然很想碰碰她的额头。
菜市场里的真心
后来约定俗成,我们开始逛菜市场。五块钱的薄荷叶,八块钱的土鸡蛋,她挑番茄时要掐一下看硬度,选青菜时甩掉多余的水珠。卖肉大叔切五花肉多给了叁两,她急赤白脸让人家重新称,转身却把多出来的肉塞进我饭盒。这大概就是普洱附近200块钱的爱情最真实的模样,斤斤计较里藏着笨拙的温柔。
直到某次看见她蹲在巷口喂流浪猫,用我给的二百块买了十罐猫罐头。野猫蹭她膝盖时,她眼泪砸在生锈的猫罐上:“它们比人懂得感恩。”那天她破例多待了半小时,说起老家弟弟要结婚,父母让她寄叁万块装修新房。暮色把她的侧脸镀成焦糖色,我突然意识到,二百块买的不是爱情,是两个苦命人互相借火取暖。
后来叁个月期满,她没再出现。茶摊老板塞给我个牛皮纸袋,里面是二百块钱和晒干的普洱茶花,纸条上写着:“茶花泡水降火,你总熬夜。”现在经过菜市场,偶尔还会听见相似的脚步声,明知不可能是她,却总要回头看看。或许这段廉价情感故事就像茶摊上第叁泡的茶,滋味最淡,反倒让人念得最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