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峪关100米内学生约,附近学子相约相聚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20:12:12 来源:原创内容

说来也巧,那天下午我正从嘉峪关景区东门往外走,想着找个地方歇歇脚。没走几步,就在离城墙差不多一百米左右的一个小广场上,看到一群学生聚在那儿。他们围成一圈,有说有笑的,看样子像是约好了在这里碰头。

我忍不住停下脚步,在旁边找了个石凳坐下。这群学生大概有十来个人,背着书包,有的手里还拿着笔记本。起初我以为是某个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,但听他们交谈的内容,又不太像。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正兴致勃勃地讲着什么“夯土层的秘密”,旁边扎马尾的女生不时插话补充。

这倒勾起了我的好奇心。我往旁边挪了挪,正好能听到他们在讨论的内容。原来他们都是附近高校的学生,自发组成了这个“嘉峪关100米内学生约”的小团体。每个周末,只要天气不错,就会有人在这里发起聚会。

“我们可不是随便约的,”一个穿着运动服的男生转过身来,笑着对我说,“每次都有主题。上次我们讨论了长城在不同朝代的修建特点,今天嘛...”他指了指身后的城墙,“我们在找史料里记载的那个特殊瞭望口。”

这让我想起小时候,我们也喜欢约着小伙伴在附近玩耍。只不过他们这个“学子相约相聚”,玩得更有意思些。不是为了完成作业,也不是为了应付考试,就是纯粹地想聚在一起,聊聊共同感兴趣的话题。

城墙下的特别课堂

说话间,那个戴眼镜的男生从书包里掏出一本旧书,翻到折角的一页。“看这里,”他指着书上的插图,“这个角度,应该就在我们现在站的这个位置往西五十步左右。”大家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,果然在城墙上发现了一个不太起眼的构造。

这种发现带来的兴奋感是实实在在的。你能看到他们眼睛里闪着光,那是一种在教室里很难见到的、发自内心的求知欲。有个女生掏出手机,对着城墙拍了几张照片,又在笔记本上快速记着什么。

我在旁边听着,渐渐明白了他们这个“嘉峪关100米内学生约”的有趣之处。它不是正式的学习小组,更像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定期聚会。在这里,每个人都可以分享自己最近读到的有趣史料,或者提出疑问,大家一起探讨。

“我觉得这种面对实物的讨论,比在图书馆翻书有意思多了,”一个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女生突然开口,“站在这儿,看着这些历经风雨的城墙,很多问题自然而然地就冒出来了。”

确实如此。在这个离嘉峪关只有百米之遥的地方,历史的距离仿佛一下子拉近了。你能触摸到墙砖的质感,能感受到风吹过城墙的声音,这种体验是任何教科书都给不了的。

天色渐渐暗了下来,广场上的路灯一盏接一盏地亮起。学生们开始收拾东西,互相道别。但他们约好了下周六同样的时间,同样的地点,继续他们这个特别的“学子相约相聚”。

我坐在石凳上,看着他们叁叁两两地散去,心里忽然有些感慨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还能有这样一群年轻人,愿意花一个下午的时间,聚在古老的城墙下,就为了讨论一些看似“无关紧要”的历史细节。这种对知识的纯粹热爱,这份“嘉峪关100米内学生约”的执着,让人不由得心生暖意。

或许,这就是年轻该有的样子吧——有兴趣,有热情,还有一群可以随时约着见面的朋友。在古老的嘉峪关脚下,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,给这座历史名城添上了一抹青春的亮色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