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井火车站附近站街,邻近站点周边街巷
站台外的烟火气
每次路过龙井火车站,总能瞧见出站口对面那条不算宽敞的巷子。说真的,你要是第一次来,多半会跟着人流直奔大马路,根本注意不到这个角落。那儿总有叁两路人驻足,或是靠着电瓶车闲聊几句,或是拎着刚买的菜慢悠悠往家走。
巷口那家五金店开了少说十几年,红色招牌褪色成了粉白色。老板老陈常端着搪瓷杯坐在店门口,看列车进站出站。"我们这儿啊,看着不像新城区那么光鲜,"有回他这么跟我说,"但你要是想找点儿实在的,还得是这种老街巷。"他说的实在,大概是指巷子深处那家开了二十年的面馆,老板娘至今坚持手工擀面;或者是指转角修理铺的王师傅,谁家电器坏了找他准没错。
龙井火车站附近站街的日常,就是这么些零零碎碎的片段拼凑起来的。清晨五六点,最早那班火车进站的鸣笛声像是闹钟,把整条巷子从睡梦中唤醒。早餐摊的蒸笼开始冒出白花花的热气,赶早车的旅客会在这儿买两个包子,边走边吃。到了午后,阳光斜斜地照在巷子的青石板上,几个老人家会搬出小马扎,在树荫底下下象棋。棋子落在木板上的"啪嗒"声,混着不远处火车经过的"轰隆"声,竟出奇地和谐。
邻近站点周边街巷最热闹的要数傍晚时分。放学的小孩背着书包在巷子里追逐打闹,下班的人顺路在熟食店捎半只烤鸭,水果摊前围了不少人,都在挑当季最新鲜的果子。这时候你要是站在巷口往里看,会发现每扇门后面都有自己的故事——那家亮着暖黄色灯光的,是刚搬来的小夫妻在厨房里忙活;窗户上贴着卡通贴纸的,准是有个上幼儿园的娃娃。
其实想想,这些看似平常的街景,才是生活最本来的样子。不像火车站里头,人人行色匆匆,脸上写着"赶时间"。在这儿,时间仿佛走得慢些,允许你发会儿呆,允许你和邻居唠两句家常,允许你看一片云从车站钟楼的尖顶飘过。
夜幕降临后,巷子又是另一番光景。几家小餐馆亮起霓虹灯招牌,炒菜的香味飘得老远。晚归的旅客拖着行李箱走过,偶尔会停下脚步,犹豫要不要在这儿解决晚饭。而那些住在附近的人,吃罢晚饭会出来溜达,在巷子口的水果摊前遇着了,便站着聊上半天。
这条邻近站点周边街巷,就像火车站的一个注脚,用柴米油盐的日常,注解着人来人往的旅途。它不喧哗,不张扬,只是安静地守在车站旁,见证着出发与归来,也承载着扎根于此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