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波100米内附近的人,宁波百米近距离社交圈
最近有个朋友跟我抱怨,说在宁波住了叁年,连隔壁邻居姓什么都不知道。我笑着问他,那你知不知道小区门口早餐摊的老板娘是台州人,她做的嵌糕特别地道?
他愣住了。这个每天路过的小摊,他居然从来没停下来聊过天。这让我想起现在很多人的生活状态——手机里装着几千个微信好友,现实中对门住着谁都模模糊糊。
百米之内,另有天地
其实在宁波这样的城市,一百米能走多远呢?从你家楼下到便利店,从办公楼到咖啡店,这段路上会遇到多少人?我试过在老外滩附近数过,短短一百米,能遇见牵着孩子的妈妈、遛狗的老大爷、匆匆赶路的上班族,少说也有二叁十个人。这些人,就是我们说的宁波100米内附近的人。
上周我在鼓楼等朋友,闲着没事就和旁边摆摊的阿姨聊了起来。她说自己在中山公园边上住了二十年,知道哪家的油赞子最酥脆,哪个月份的桂花最香。聊着聊着,她居然从推车底下掏出个小本子,上面记满了附近老街坊的电话。“要是谁家需要帮忙,互相打个电话就去了。”她说完这话时,我突然觉得,这个小小的本子,比手机里所有社交软件加起来都温暖。
现在大家总想着认识更远地方的人,却忽略了最近的距离。宁波百米近距离社交圈这个概念,听起来新鲜,其实不就是我们爷爷奶奶那辈人最熟悉的生活吗?菜市场里砍价、树荫下下棋、巷子口唠嗑,这些看似普通的日常,才是真正有温度的社交。
我家楼下有个修鞋的大爷,每次去他那儿,总能碰见几个熟客坐在小板凳上闲聊。昨天我去修鞋带,正好听见他们在讨论哪家海鲜市场的蛏子最肥。就这样,我意外获得了这个季节最地道的采购情报。你看,这种不经意间的信息交换,是不是比上网查攻略有意思多了?
当然,有人会觉得主动和陌生人搭话挺尴尬的。其实不用想得太复杂,从一句“您这狗真可爱”或者“今天天气不错”开始,自然而然地就能聊起来。在超市排队时和前面的人抱怨下天气,在公园长椅上夸夸别人家孩子的画作,这些细小的互动,慢慢就能织成一张属于你自己的社交网络。
我认识一个住在鄞州区的姑娘,她有个特别的习惯——每天都会去同一个早餐摊。一个月后,老板娘会主动给她留最喜欢的水磨年糕;叁个月后,她认识了常去的几个食客;半年后,她居然通过这个早餐摊找到了现在的合租室友。你看,这就是宁波百米近距离社交圈的魅力,它不需要刻意经营,只需要你稍微放慢脚步。
有时候我在想,科技让我们能联系到地球另一端的人,却让我们和最近的人变得陌生。这倒不是说科技不好,而是我们或许该在虚拟和现实之间找个平衡。下次点外卖前,要不要先试试下楼吃碗面?说不定能和面馆老板聊上几句,发现他和你一样喜欢听周杰伦的老歌。
生活在宁波这样既有现代气息又保留着市井烟火的城在这里,我们真的没必要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。从明天开始,试着对经常见到的面孔打个招呼吧,也许你会发现,原来精彩的故事,就发生在百米之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