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化500块钱叁个小时,从化叁小时五百元体验
从化500块钱三个小时,这个说法在朋友圈里传开的时候,我第一反应是:现在连时间都能明码标价了吗?? 朋友神神秘秘地说,不是卖时间,是卖体验。行吧,反正周末闲着也是闲着,不如去看看这五百块到底能买到什么。
开车进了从化的山道,空气突然就不一样了。摇下车窗,那种带着竹林和泥土味的凉风扑在脸上,忽然觉得这钱花得好像有点道理。接待处的工作人员笑眯眯的,既不热情得让人发毛,也不冷淡得让人想退钱,就是恰到好处地递来一张手绘地图:"这是您的叁小时,请随意。"
山泉煮茶的时刻
第一个小时,我在半山腰的茶亭停了下来。石桌上摆着整套茶具,边上是从竹管接出来的山泉水。烧水的时候,能听见水将开未开时那种咕嘟咕嘟的声音,和城里饮水机“嗡”一下就完事的感觉完全不一样。茶是本地产的绿茶,泡开后有一股说不清的清甜。这大概就是从化500块钱叁个小时最值的部分——不是茶有多贵,是这份安静难得。
旁边坐着位常来的大哥,他说每个月都会来这么一次:“在办公室憋得难受了,就来这儿坐坐。从化叁小时五百元体验,比看心理医生管用。”我们俩都笑了。
手作豆腐的温度
第二个小时,我跟着老师傅学做石磨豆腐。磨豆子的时候,手腕要匀速转动,太快了出浆粗糙,太慢了又浪费时间——这不就是生活的节奏吗?老师傅不怎么说话,偶尔纠正一下我的动作。豆香味随着石磨的转动飘出来,那种香气是超市买的盒装豆腐完全没有的。
等待豆腐成型的时候,老师傅突然开口:“城里人都太急了,连吃饭都看手机。这叁小时,就是让你们重新学会等待。”我看着他慢悠悠地把豆腐脑舀进木框,忽然明白了从化500块钱叁个小时卖的到底是什么。
最后一个小时,我就在山里随意走着。没有计划,没有目的地,看见好看的野花就停下来看看,遇到岔路口就凭感觉选一条。这种漫无目的的感觉,在城市里简直成了奢侈品。手机信号时有时无,反而让人安心——这下总算有理由不接工作电话了。
离开的时候,工作人员还是那样微笑着:“时间到了。”我看了看表,正好叁小时。说来奇怪,这从化叁小时五百元体验,并没有让我觉得损失了五百块,反而像是赚到了什么。可能是赚到了一段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吧,在这个连发呆都要找借口的时代,这份清静确实值这个价。
回城的路上,我又想起了那个做豆腐的老师傅的话。他说的等待,可能不只是等豆腐成型,更是等自己慢下来。下次朋友再问起从化500块钱叁个小时值不值,我大概会告诉他:如果你觉得时间比钱重要,那就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