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林郭勒大学城附近服务场所,周边便利服务地点
提起大学城附近的服务场所,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零零散散的小吃摊和复印店。不过霍林郭勒大学城这一带倒是给了我不小的惊喜——它不像有些新建校区那样冷清,也不像老城区那样拥挤,这里的服务设施分布得特别合理,走着走着就能发现不少贴心的地方。
从学校西门出来向右转,第一个路口就能看到一整排店铺。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家叫“墨香书苑”的书店+咖啡馆。这家店挺有意思,外面看是卖教辅和文学书的,往里走却别有洞天——摆着七八张原木桌子,飘着现磨咖啡的香味。店主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,他说开店时就想着要做成复合空间:“学生嘛,有时候需要安静看书,有时候需要小组讨论,我这儿两层楼刚好能满足不同需求。”确实,上周叁下午我去的时候,楼上静悄悄的,几个学生在备考;楼下则热热闹闹的,有个小组正在准备辩论赛的材料。
生活服务真的很便利
再往南走两百米,有个生活服务区特别接地气。这里有家“快易修”手机电脑维修店,老板技术不错,收费也公道。记得我同学上个月不小心把水洒在笔记本电脑上,就是在这里修好的。隔壁是家洗衣店,老板娘特别热情,还给学生办季度卡。最贴心的是角落里的那家24小时药店,夜间窗口始终亮着灯,有次室友半夜发烧,就是去那里买的退烧药。
说到吃的那就更丰富了。除了常规的快餐店,我最喜欢的是巷子里的那家“草原风味”小馆子。老板是本地人,做的奶茶和手把肉特别地道。价格也亲民,人均叁十左右就能吃得很好。老板娘说很多毕业多年的学生回母校时,还会特意来她这里坐坐:“看着一届届学生从这里毕业,就像看着自家孩子出门闯荡似的。”
这些霍林郭勒大学城附近服务场所能够这么齐全,其实挺不容易的。听说学校和街道办之前专门开过协调会,就是要避免出现那种“学生想理发都得坐车进城”的情况。现在这样多好,步行十五分钟内,学习、生活、娱乐的需求基本都能满足。特别是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,这种便利性能让他们更快适应大学生活。
晚上八九点钟,这一带反而更热闹了。下课的学生叁叁两两地走出来,有的钻进便利店买宵夜,有的在水果摊前挑选,还有的坐在奶茶店里闲聊。这种烟火气,让人感觉整个大学城都活了起来。说到底,大学四年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过程,更是体验生活的阶段。而这些周边便利服务地点,恰恰成了学生们接触社会的小窗口。
有时候想想,理想的大学环境不就该是这样吗?既有安静的学习空间,又有便利的生活配套。霍林郭勒大学城这一带确实做到了平衡——既不会太过商业化而失去校园氛围,也不会因为位置偏僻让学生感到不便。这种恰到好处的便利,或许正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