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州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,微信附近人徐州叁小时300元
那个深夜的搜索记录
上周末加完班已经快十一点,掏出手机想点个外卖,结果微信突然弹出一条附近的人打招呼。我随手划掉提醒,脑子里却闪过前几天朋友说的“徐州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”,这价格倒是挺好记的。
说实话,刚开始听到这个说法时,我还以为是什么新出的钟点工服务。直到翻了几篇本地论坛的帖子才慢慢回过味来。现在这种信息就像小区楼道里贴的小广告,明明不想看,但总会在你眼前晃。
有个在派出所工作的老同学跟我吐槽,他们最近处理的好几起纠纷都跟这个有关。有的人冲着“微信附近人徐州叁小时300元”去见面,结果到了地方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价格翻倍算轻的,最离谱的是有人被带去做网络刷单,叁小时完不成还要倒贴钱。
我家楼下便利店老板更逗,说他现在看到有人一直在店里晃悠又不买东西,就猜是不是在等网友。有次还真碰到个小伙子,抱着束花在门口转悠了半个多小时,最后沮丧地走了。“估计又是被那个叁百块叁小时的说法给忽悠了”,老板边整理货架边摇头。
其实仔细想想,这种明码标价的方式反而让人更不放心。正常交友哪会直接把时间和价钱挂出来?就像菜市场标价牌似的。但偏偏就有人觉得省事,不用猜来猜去,结果往往更麻烦。
我表弟去年就差点上当,好在对方要求提前付定金时他警觉了。后来他跟我说,那个人微信头像特别模糊,朋友圈全是豪车照片,但仔细看都是网图。“现在想想,真要是有那么好条件,何必用这种方式找人见面呢?”
最近天气转凉,这些事反倒好像更多了。可能天黑得早,大家晚上都不爱出门,抱着手机的时间就更长了。不过我倒是学乖了,现在看到附近的人弹窗直接关掉,连好奇都不会好奇。
昨晚散步路过广场,听见两个阿姨在聊天,说现在连跳广场舞的都在传这些事。有个姐妹的女儿就是信了这些,见面后发现对方同时约了好几个人,气得当场就走了。这事要我说啊,还是老话说得对,便宜没好货,这话放在哪都适用。
今天早上挤地铁时,又看到有人在微信聊天界面打出“徐州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”这几个字。我默默把视线转向窗外,晨光中的城市刚刚苏醒,新的一天开始了,而这些藏在手机角落的故事,还在不断重复上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