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泉火车站后面小巷子叫什么,龙泉火车站后巷名称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8:43:13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巷口

每次从龙泉火车站出来,往右一拐就能看到那条巷子。说真的,我路过不下二十次,却始终没注意过它到底叫什么。有次在站前广场等朋友,闲着也是闲着,索性走到巷口的门牌下仔细瞧了瞧——青瓦灰墙边挂着蓝底白字的牌子,原来写着“站北里”。

这巷子窄得很,两辆叁轮车交错都得慢慢挪。清晨五点半,第一家早餐店会准时拉开卷帘门,蒸笼冒出的白气混着豆香飘到车站广场。卖油条的大婶记得每个赶早班车工人的口味,炸面窝的老伯总爱和顾客唠两句家常。往深处走,修鞋匠的摊位永远堆满待补的球鞋,裁缝铺的老板娘踩着缝纫机,针脚走得又密又稳。这些琐碎的日常,构成了龙泉火车站后巷最真实的肌理。

有回碰见在巷子住了四十年的陈大爷,他坐在藤椅上摇着蒲扇说:“九二年火车站扩建时,我们这几排平房差点被划进拆迁范围。后来因为地形限制保留了,倒成了闹中取静的地方。”他指着巷尾那棵歪脖子槐树,“当年施工队想砍了它,我们十几户人家轮流守着,现在树荫底下成了最好的乘凉处。”

巷子中段有家开了十八年的五金店,老板能找出任何你需要的螺丝型号。隔壁文具店的初中生常来买2叠铅笔,准备坐火车去市里参加美术考试。这些看似普通的细节,悄悄记录着龙泉火车站后面小巷的变迁。或许每条这样的巷子都是城市的记忆卡,存储着官方档案里找不到的鲜活历史。

最近发现巷口多了共享单车停放点,转角杂货店也开始支持手机支付。但晾在阳台的格子床单还在风中飘荡,木门上的春联依然每年准时更换。这种新旧的交织,让“站北里”这个名字渐渐有了温度。现在每次路过,我都会特意放慢脚步——不是好奇龙泉火车站后巷名称,而是开始享受这种藏在车水马龙背后的市井节奏。

下次你若从龙泉火车站出站,不妨也往右拐个弯。不必特意寻找什么,光是看着居民在井边洗菜、听收音机里传出咿呀的戏曲,就能明白这条巷子为何能让那么多过客念念不忘。它就像老式挂钟的钟摆,在飞速发展的城市里,保持着属于自己的从容步调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