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江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,临江汉子常走的小巷道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0:58:01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条小巷子藏在临江城东头,青石板路被踩得油光发亮。巷口老槐树下总蹲着几个下棋的老爷子,楚河汉界杀得正酣时,总会爆出几句带临江口音的喝彩。巷子不宽,刚好容得下两个推自行车的人错身而过,墙头探出的叁角梅,年年春天都开得泼辣。

巷尾那家剃头铺子开了叁十多年,红漆木椅的皮垫磨出了毛边。老师傅握着推子嗡嗡作响,临江汉子往那儿一坐,叁下两下就理出个精神抖擞的板寸。他们不爱说话,就听着推子声和收音机里的戏曲,偶尔从镜子里对个眼神,露出心照不宣的笑。

巷子里的烟火气

傍晚时分,临江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开始活络起来。修鞋摊的老陈头拧亮煤油灯,火苗蹿起的瞬间,整条巷子都暖了。刚下班的中年人拎着公文包经过,总要停下脚步看老陈头绱鞋底——锥子穿过千层布的声音,像极了童年记忆里母亲纳鞋底的动静。

再往前走的五金店总是很晚打烊,老板蹲在门口修着旧马扎,临江汉子常走的小巷道里,这样的手艺人多的是。他们修的不只是物件,更像是把日子里的毛边慢慢打磨光滑。隔壁早餐铺的老板娘正在揉面,明早第一笼包子准会带着她的体温出锅。

住在叁楼的王师傅每天这个点准在巷子里遛狗。那条土狗认得巷子里每块青砖的纹路,走到第七根电线杆时必定要撒欢。临江男人在这儿遇见,不用寒暄天气,递根烟就能聊开。他们说起江上新通的桥,说起孩子要上的中学,说起的都是扎进泥土里的事。

夏夜这里最是热闹。家家户户搬出竹椅,摇着蒲扇说说笑笑。谁家做了酸梅汤总要分给邻居,冰镇的西瓜切开时带着清脆的裂响。临江汉子常走的小巷道在这些时刻,突然变成了没有屋顶的客厅。

巷子中段有口老井,虽然早通了自来水,但井水冰镇西瓜仍是夏天保留节目。木桶放下时井壁会传来空旷的回响,提上来的水珠在月光下闪闪发亮。临江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藏着的这些老物件,像时间的锚点,把快节奏的生活稍稍拉慢了些。

前两年旧城改造,听说这条巷子要拆,临江汉子们难得地聚在巷口聊到深夜。后来不知谁去找了相关部门,居然真把这巷子保了下来。现在墙角的灭火器箱上还贴着当时联名信的复印件,纸边已经泛黄,但墨迹还清清楚楚。

今年槐花开的时节,巷子西头新开了家书屋。老板是个退休教师,书不多却都是精心挑选的。现在傍晚时分,能看到些年轻人坐在书屋门口的长凳上翻书。而临江男人还是更喜欢聚在老地方,看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嬉闹。

昨夜下过雨,今早青石板缝里钻出些青苔。买早点的男人们小心踩着湿润的石板,手里拎着油条豆浆。巷子醒来时的晨光斜斜照进来,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。这条临江汉子常走的小巷道,就这样日复一日地,把这些平凡的时刻都收藏进砖缝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