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石桥大学城学生约茶,学子相聚品茶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02:47:28 来源:原创内容

夏日的梧桐树影斜斜洒在石板路上,几缕阳光透过叶隙,恰好落在冒着热气的茶杯里。大石桥大学城学生约茶这件事,不知不觉已经成了我们这群人的周末惯例。

记得第一次约茶是在考试周前,群里有人喊了声“图书馆坐得腰疼,有没有人去茶室换换脑子”,结果乌泱泱来了十来个人。木桌拼成的长条桌上,有人摊开笔记本改论文,有人捧着《百年孤独》看得入神,而最热闹的永远是中间那壶正咕嘟冒泡的金骏眉。穿汉服的学姐手法娴熟地给大家分茶,戴着圆框眼镜的学弟突然抬头问:“你们觉得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里那段码头重逢,像不像我们现在这样——明明住在相邻的公寓楼,却要靠约茶才能遇见?”

茶香里的意外收获

其实最开始,大家对茶都没什么研究。有人带着立顿茶包就来,还有人指着铁观音问是不是绿茶。直到碰上哲学系的杨老师,这位总提着荞麦色布包的老先生偶然路过,被我们桌上那泡得过浓的凤凰单丛吸引过来。“同学们啊,”他扶了扶眼镜,“喝茶就像做学问,心急喝不了热茶。”说着便示范起如何温杯烫盏,如何让茶叶在盖碗里舒展呼吸。

自那以后,我们的约茶突然多了些仪式感。美术系的小雯带来了自己烧制的青瓷杯,计算机学院的阿朗开发了小程序记录每次喝的茶叶品种。最有趣的是上次,法学院的大周捧着紫砂壶突然拍桌子:“我明白了!物权法里那个相邻权纠纷的案例,就像这壶茶——看似分杯而饮,实则同源共流。”这话引得众人都笑起来,茶室充盈着快活的空气。

现在每次学子相聚品茶时光,总会有这样的意外惊喜。或许是在普洱的陈香里聊出社团活动的新点子,或许是在绿茶的清冽中理清论文思路。那套天青釉茶具边缘,已经留下了细微的使用痕迹,就像这段时光在我们记忆里留下的印记。

窗外飘起细雨时,茶室暖黄的灯光显得格外温柔。学妹小敏正在给大家分她老家寄来的桂花乌龙,甜香随着水汽袅袅升起。有人说起实习的烦恼,有人分享保研的喜悦,而这一切都在茶水的续杯中慢慢流淌。或许很多年后,我们还会记得这个下午——记得年轻时的困惑与憧憬,都曾在这方茶桌上彼此碰撞,然后随着茶香飘向更远的地方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