葫芦岛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,学生3小时通话500元事件
这事儿说起来真让人心里不是滋味。前两天刷手机,看见“葫芦岛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”的标题,我还以为是啥诈骗新闻呢,点进去才知道,是个挺让人揪心的事儿。
有个初中男孩,偷偷用家长手机给自己手机充了五百块钱话费。这钱他既没买游戏皮肤,也没打赏主播,全都用来跟一个号码打了整整叁小时的电话。你说奇怪不奇怪?五百块,对咱大人来说可能不算啥,可对一个孩子,那得攒多久的零花钱啊。
电话那头究竟是谁
家长发现后气得不行,逼问孩子到底给谁打了这么久。孩子死活不肯说,问急了就掉眼泪。后来还是班主任细心,慢慢跟孩子聊,才知道电话那头是孩子小时候的保姆张阿姨。张阿姨前年回老家了,孩子特别想她。
这事听着就让人心软了。你想啊,现在谁还打叁小时电话?微信上发个语音都嫌麻烦。可这孩子,愣是花了五百块钱,就为了听听那个从小照顾他的阿姨的声音。班主任后来感叹说,孩子在那叁个小时里,把学校里的烦心事、跟爸妈不敢说的话,都倒给了张阿姨。
说实话,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学生3小时通话500元事件时,心里咯噔一下。这不光是钱的问题,这孩子该有多想找个人说说话啊。现在的孩子,看着啥都有,手机、平板、电脑,可心里话跟谁说去?
张阿姨接到电话也吓了一跳。她说孩子打着打着就哭了,说爸妈整天忙工作,回家各看各的手机。学校里竞争压力大,考不好怕爸妈失望,跟同学处不好也不敢说。这些话憋在心里太久,终于找到个能倾诉的人。
这事儿在家长群里炸开了锅。有家长说这孩子太败家,得好好管教;也有家长偷偷抹眼泪,说想起自己孩子也是这样,越来越不爱跟家里人交流。有位爸爸说得实在:“咱们挣再多钱,要是孩子连心里话都不跟咱说,那图个啥呢?”
后来学校开了次家长会,没讲成绩,没讲升学,就讲怎么跟孩子聊天。心理老师说,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小刺猬,心里软着呢,可外表全是刺。你得找对方法,他们才愿意把最柔软的那面露给你看。
那个花500块钱打电话的男孩,现在每周五晚上都能跟张阿姨视频半小时。这是他爸妈主动安排的。他妈妈跟我说,自从有了这半小时,孩子笑容多了,偶尔还会主动跟她聊学校里的事了。这五百块钱,花得值。
想想也是,咱们大人总在算经济账,可孩子心里有本感情账。那些没说出口的想念,那些憋在心里的委屈,攒着攒着,总会找个出口冒出来。这个葫芦岛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的事儿,说到底,不就是孩子在用他自己的方式,寻找一个能安心说话的角落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