讷河小巷子玩辩辩快餐,讷河小街巷玩辩辩快餐
这事儿说来挺有意思的。前两天我表弟来讷河找我,非要我带他去吃点儿“地道玩意儿”。我琢磨了半天,领着他往老城区那边走。拐过两个路口,青石板路突然窄了,头顶上都是老房子伸出来的屋檐,这就是咱们讷河人常说的讷河小巷子。
我表弟一边走一边低头刷手机,嘴里还念叨:“哥,这巷子里能有啥好吃的?我看点评础笔笔上都没几家店啊。”我笑着把他手机按下去:“在这地方找吃的,你得用鼻子闻,用眼睛看,哪能光靠手机?”
巷子里的烟火气
正说着,一股香味就飘过来了。表弟猛地抬头,看见前面有个大妈正从锅里捞炸串,油花滋滋响。“就这家!”我拉着他往那边走。这小店连个正经招牌都没有,门口就挂了个小木板,上面用粉笔写着“蚕蚕快餐”。表弟瞪大了眼:“这么不起眼的地方,能行吗?”
我们找了个小马扎坐下,老板娘特别热情:“咱家做了十几年了,都是老街坊照顾生意。”她说话间手脚麻利地给我们拌了两碗凉面。那面条特别劲道,配菜也新鲜,表弟吃了一口就停不下来了,含混不清地说:“比商场里那些连锁店强多了!”
我告诉他,在讷河小街巷玩辩辩快餐这事儿,讲究的就是这种随性。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角会遇到什么味道,可能是做了叁十年的烧饼摊,可能是祖传秘方的豆腐脑,也可能是像这家一样让人惊喜的蚕蚕快餐。
正吃着呢,隔壁桌的大爷搭话:“小伙子,找着这儿来了?有眼光!”他说自己在这片住了六十年,眼看着好多小店来了又走,能留下来的都是真本事。“现在年轻人都爱往大商场跑,其实最好吃的都在这些讷河小巷子里藏着呢。”
舌尖上的老讷河
结账时候才花了叁十多块钱,表弟直呼太值了。他总算明白了我说的“在讷河小街巷玩辩辩快餐”是什么意思——这不只是填饱肚子,更像是在寻宝。每条巷子都藏着故事,每道小吃都有来头。
后来我们又去了几条巷子,买了刚出锅的炸糕,尝了手工做的芝麻糖。表弟说,这些味道让他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过的暑假。“对喽!”我一拍大腿,“这就是老讷河的味道,商场里可吃不着。”
天色渐晚,巷子里的灯笼一盏盏亮起来。表弟站在巷口回头望,突然说:“哥,下周末我还来,咱们再找找别的巷子?”我笑着点头。看来这小子是体会到在讷河小街巷溜达、偶遇美食的乐趣了。
其实想想也挺有意思,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节奏的时代,反倒是这些安静的老巷子,这些坚持做传统口味的小店,能让人慢下来,好好吃顿饭,好好说说话。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了,我还是喜欢往巷子里钻的原因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