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宁品茶课程工作室,静心习茶学堂雅集
推开那扇原木色的大门,时光仿佛自动调慢了半拍。室内茶香袅袅,几位学员正围坐在长茶桌前,专注地看着老师手中的盖碗。这里没有急促的脚步声,没有刺耳的手机铃声,只有水沸的咕嘟声和偶尔响起的轻声交流。安宁品茶课程工作室就像城市里一个安静的小岛,让每个走进来的人不由自主放轻了声音、放慢了脚步。
记得第一次来上课的王姐说,她本来只想学点泡茶技巧,没想到收获了更多。那天她工作上遇到些不顺心的事,皱着眉头走进教室。老师正在演示如何温杯烫盏,动作行云流水,不慌不忙。当她接过老师递来的那杯金黄透亮的茶汤,小心啜饮时,眉头竟不知不觉舒展开来。“说来奇怪,就那么一刻钟,心里堵着的东西好像化开了。”她在课后这样分享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在静心习茶学堂雅集,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。李老师常说,泡茶急不得,水要等它烧开,茶叶要等它舒展,人心也要等它安静下来。有个周叁的下午,一位总爱看表的金融从业者来体验,起初他每五分钟就要瞄一眼手机,泡茶动作快得像在赶任务。李老师没多说,只是请他重新注水,看着茶叶在水中慢慢下沉、舒展。第叁泡时,他注水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,神情也柔和了许多。
这里的课程设计很特别,不搞填鸭式教学。每期就收七八个学员,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关注。从认识六大茶类开始,到亲手泡好一壶茶,整个过程像在解开一个又一个有趣的谜题。你会发现,原来不同水温对茶汤影响这么大;原来同样的茶叶,用不同手法冲泡,味道竟可以如此不同。
最受欢迎的是每月一次的茶会雅集。没有固定流程,大家随意围坐,带来各自收藏的茶叶分享。上个月,一位学员带来了老家自制的野生红茶,另一位则贡献了珍藏十年的老白茶。那天下午,阳光透过竹帘洒在茶席上,大家聊着与茶相遇的故事,不时响起轻轻的笑声。这种不刻意、不紧张的交流,反而让很多人打开了话匣子,从茶聊到生活,从生活聊到人生。
负责茶艺教学的陈老师分享过一个观察:现代人太习惯“快”了,吃饭要快,通勤要快,连休闲都变成了打卡式的快节奏。而在安宁品茶课程工作室,他们想做的是帮大家找回“慢”的能力。不是偷懒的那种慢,而是专注当下、感受细节的慢。当你全神贯注于手中的那杯茶,看它的颜色,闻它的香气,品它的滋味,很多烦恼自然会暂时退到一边。
说来有趣,这个工作室最初只是几个爱茶的朋友想找个地方喝茶聊天,后来朋友带朋友,渐渐形成了现在的小社群。他们不怎么做广告,大部分学员都是口耳相传找来的。也许正因为这样,这里保持着一种家庭般的温馨氛围。茶水间的柜子里放着学员们自带的茶杯,每个人都有专属的位置;书架上除了茶专业书籍,还有大家带来的各种闲书;甚至有个小本子,记录着每次茶会大家特别喜欢的茶点和搭配方法。
二十九岁的小赵是这里的常客,她说在这个空间里,她学会了另一种与人相处的方式。“以前总觉得社交累,要找话题,要活跃气氛。但在这里,即使安静地坐着,一起喝杯茶,也能感受到温暖的联系。”她现在已经能熟练地泡一手好茶,还交到了几个能一起看展、逛公园的知心朋友。
窗外梧桐叶落了又长,茶室里总是飘着熟悉的茶香。新来的学员带着好奇和些许焦躁走进来,老学员则带着从容和微笑。每个人都在这里寻找着什么——也许是泡茶的技巧,也许是片刻的宁静,也许是志同道合的友人。而那一壶始终温热着的茶,静静地等待着下一个需要它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