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安300一晚同城约茶,瑞安300夜约同城茶会
最近朋友圈里经常能看到“瑞安300一晚同城约茶”这样的消息,说真的,第一次看到时我还愣了愣。叁百块包夜?这价格在如今确实不算贵,但总觉得哪里怪怪的。
后来和几个老茶客闲聊才发现,原来这个“约茶”早就不是简单喝茶了。有位常跑夜场的朋友跟我说,现在很多场子都打着茶会的名义搞活动,比如“瑞安300夜约同城茶会”这种,表面上说是品茗交流,实际上灯一暗音乐一响,氛围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茶香里的生意经
我特意去了趟城西那家经常办茶会的茶馆。晚上九点多,门口已经停了不少车。老板娘很热情,介绍说叁百块包含包厢费和叁种茶叶任选,还特意强调“都是年轻朋友来玩”。
走进包厢,确实闻到茶香,但更显眼的是角落里的骰子和酒单。几个年轻人坐在榻榻米上,手机屏幕的光映在脸上,他们点的正山小种早就凉透了,倒是啤酒瓶空了好几个。
这种“瑞安300一晚同城约茶”的模式现在挺常见。老板们也无奈,光靠卖茶确实难经营,只好搞些变通。有位干了十几年的茶坊老板跟我说:“现在年轻人来喝茶,要的是个气氛,单纯品茗的越来越少了。”
藏在茶杯后的人际关系
说实话,我去过几次这样的茶会后发现,大家表面上说是来喝茶,实际上都在偷偷观察别人。有人一直在刷手机,有人不停看表,直到新来的客人进门,才会突然热闹起来。
这种“瑞安300夜约同城茶会”成了现代人社交的缩影。大家都带着期待来,但真坐下来又不知道聊什么。有位常来的姑娘跟我说:“比酒吧安静,比咖啡馆有趣,至少这里能认识些新朋友。”
不过要提醒的是,这类场合还是要多留个心眼。我就见过有人借着茶会名义搞灰色交易,最后闹得不太愉快。毕竟,真正爱茶的人,不会把茶会搞得这么暧昧。
现在这种“瑞安300一晚同城约茶”已经成了特定圈子的暗语。懂的人自然懂,不懂的还真以为就是喝茶。有位老茶客摇头说:“好好的茶文化,被这些人玩坏了。”
但是话说回来,为什么这样的模式能火起来?可能现代人太需要轻松的社交方式了。餐厅太正式,酒吧太吵闹,而这种茶会恰好卡在中间地带。不过要是能回归品茗的本心,或许会更有意思。
前几天路过一家新开的茶室,看到他们也在办“瑞安300夜约同城茶会”,但内容是真的在教年轻人识茶、泡茶。老板说:“总有人是真心喜欢茶文化的。”这让我觉得,或许这种模式还能抢救一下。
说到底,不管是哪种形式的约茶,重要的是参与的人带着什么目的。要是真能借着茶会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,那这叁百块花得也值。就怕有些人挂羊头卖狗肉,把好好的茶会变得乌烟瘴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