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常品茶上课工作室,五常茶艺学习课堂

发布时间:2025-11-08 15:24:36 来源:原创内容

路过五常大街时,总会被一阵清雅的茶香牵住脚步。那扇木格玻璃门后,就是最近街坊们常提起的五常品茶上课工作室。推门进去,像是突然从车水马龙跌进了另一个时空——紫砂壶在电磁炉上咕嘟咕嘟唱着歌,竹帘把阳光筛成细碎的金箔,洒在青石茶盘上。

穿棉麻裙子的茶艺师正在教几位阿姨温杯烫盏。她手腕轻轻一转,白瓷盖碗里沉睡的茶叶便舒展开来。“这是今年清明前的龙井。”她拈起两片茶叶放在掌心,“你们看,这‘旗枪’形态多漂亮。”阿姨们凑近端详,有人掏出老花镜,有人举起手机拍照,那认真劲儿真像是回到了学生时代。

茶香里的慢时光

说来有趣,在这个连喝咖啡都要选择“外带杯”的时代,偏偏有这么多人愿意花整个下午坐在这里。退休的王老师说,她来五常茶艺学习课堂不单是学技艺,更是找回了年轻时在国营茶厂当学徒的心境。旁边的大学生小陈插话,说在这学会了如何安静地陪爷爷喝一下午茶——老人家的茶杯总是满的,话匣子也就打开了。

茶艺师偶尔会停下来,让大家闻闻杯底的冷香。“好茶是有记忆的。”她说着往壶里注水,手腕悬停的弧度刚好让水流呈螺旋状浸润茶叶,“就像现在,这泡凤凰单丛是不是让你想起小时候巷口的栀子花?”满座悄然,只剩茶汤落入公道杯的清脆声响。

墙角博古架上摆着不同产区的茶叶罐,每个罐子都用毛笔小楷写着名字。有人问能不能尝尝柜顶那罐老白茶,茶艺师笑着搬来竹梯:“这可是我们五常品茶上课工作室的镇店之宝,存了十五年的寿眉。”揭开陶罐时,陈香像被惊动的光阴,缓缓漫出来。

在茶汤里遇见自己

最热闹的是周末的亲子课。孩子们踮着脚给父母奉茶,小胖手紧紧捧着茶托,紧张得鼻尖冒汗。有位爸爸接过茶杯时突然眼圈发红,后来才说想起老家的父亲——原来他第一次泡茶也是这个年纪。茶艺师悄悄调整了课程顺序,第二天特意安排了潮汕工夫茶教学,说那种叁指滚杯的技法,最能勾起游子的乡愁。

暮色渐浓时,茶室亮起宣纸灯笼。新来的学员还在练习“关公巡城”,茶壶悬得老高,金黄的茶汤在半空拉出漂亮的弧线。对面茶桌飘来岩茶的焙火香,有人正在讨论要不要入手某款小众普洱茶。而靠窗的位置,那位总是独坐的先生终于开口,说起他收集的各类紫砂壶——原来沉默不是冷淡,是在等待合适的茶友。

走出五常茶艺学习课堂时,衣袖还沾着茶香。回头看,暖黄的灯光把人影投在窗纸上,像皮影戏里正在上演的市井烟火。突然明白为什么人们爱来这里——不止为学泡茶的手艺,更为在浮躁的日子里,找回某种不慌不忙的底气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