莱阳哪里有站大街的巷子或路边,附近站街的街道在哪里
最近和朋友聊天,突然有人问起,说知不知道莱阳哪里有站大街的巷子或路边。我当时就愣了一下,这个说法听起来可真有点年头了。
仔细一想,现在大家生活都好了,谁还真的在巷子口站着等活干呢。我印象里,以前的城西老区,倒是有几条小街,路边常能看到些零工师傅。他们一般天刚亮就聚在那儿,身边停着辆旧自行车,车把上挂着工具包。有需要找零工的,开车经过按个喇叭,谈好价钱就能跟着走。
那些街巷的模样
要说附近站街的街道在哪里,我倒是记得城西有两条。一条叫和平巷,另一条是建设路南段。和平巷不宽,两边都是些老住宅楼,巷口有几家早点铺子。每天早上五六点钟,零工师傅们就陆陆续续来了,先在铺子买个烧饼,边吃边等活。他们互相都认识,见面会点点头,聊上几句家常。
建设路那边情况不太一样,那儿靠近一个老建材市场,活计多和装修、搬运有关。师傅们带的工具也不一样,有的提着电钻,有的扛着大铁锤。我有个亲戚家里装修,去那儿找过师傅,回来说老师傅手艺真不错,价钱也公道。
不过这都是好些年前的景象了。现在再去那些地方,变化大得让人认不出来。和平巷去年改造过了,铺了新的柏油路面,画了整齐的停车位。建设路那边更不用说,老建材市场拆了,盖起了崭新的购物中心。
说起来还挺怀念那时的光景。虽然条件简陋,但那份人情味是真实的。师傅们等活的间隙会互相递根烟,聊聊各自家里的情况。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了,谁家老人生病了需要钱,这些信息就在等待中自然地交流着。
现在的零工找活方式完全变了。都用上了手机,在专门的础笔笔上接单。年轻人可能觉得这样更方便,但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少了那种面对面谈价的实在感,少了那种在晨光中一边吃着烧饼一边等待的希望感。
前阵子我特意起了个大早,想去看看那些老地方还有没有零工师傅。在和平巷转了一圈,只见到几个晨练的老人。问起以前的情况,他们说早就没有了,现在大家都有更稳定的工作方式。
城市在发展,生活方式在改变,这是好事。但那些曾经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,那些在晨雾中等待的身影,还是留在了很多人的记忆里。也许再过些年,年轻人听到“站大街”这样的说法,都要觉得陌生了。
生活就是这样,总是在不断向前。那些老巷子、老街道虽然变了模样,但它们承载过的那些为生活努力的故事,却值得我们记住。毕竟,每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值得尊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