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中水磨工作室喝茶,巴中水磨茶室品茗休闲
巴中这座川东北小城,总藏着些让人惦念的闲适去处。那天朋友神神秘秘地拉我去个地方,说保证能让我把紧绷的神经彻底放松下来。
穿过老城区青石板路,拐进条巷子,耳边忽然传来潺潺水声。抬头看见木匾上写着“水磨工作室”,门帘后隐约可见竹制水车缓缓转动。推门进去,湿润的空气里沁着茶香,像是把山间的清晨整个搬进了屋里。
水声里的慢时光
老板是位穿棉麻衫的中年人,正不紧不慢地侍弄着茶具。他见我们进来,笑着指指靠窗的位置:“正好水烧开了,来尝尝今年的蒙顶甘露。”工作室角落真有座小水磨,石轮咕噜咕噜转着,磨着当地产的糯米。朋友凑过来小声说:“怎么样?这水磨工作室喝茶的感觉,别处找不到吧?”
茶水注入白瓷杯时,水磨声、沸水声、瓷器轻碰声奇妙地交织在一起。我忽然觉得,在这座被山水环抱的小城,能找到这样将传统工艺与茶文化完美融合的地方,确实是件挺有意思的事。
邻座坐着位常客,他说每隔几天就要来坐坐:“你们看那水磨,转得慢,可该磨的米一点没少磨。人啊,有时候就得学学这水磨的脾气。”他端起茶杯深深闻了闻,“在这巴中水磨茶室品茗休闲,比在家闷着强多了。”
茶香浸润的日常
老板忙完手里的活,也过来闲聊。他说当初改造这老房子时,特意保留了祖辈留下的水磨:“现在人都图快,可有些好东西,就得慢才能体会到。”他给我们续上热水,茶叶在杯中重新舒展开来,“就像这茶,第一泡匆忙喝完,就错过了第二泡的回甘。”
窗外飘起细雨,水磨声变得愈发柔和。茶客们都不急着离开,有的在翻书,有的低声交谈。我想起城里那些喧闹的奶茶店,忽然理解了为什么有人宁愿专门跑到这里,就为安安静静喝杯茶。在巴中水磨工作室喝茶的这份惬意,确实带着独特的地气儿。
雨停时已是黄昏,老板开始收拾茶具。临走前他送我们一小包茶叶:“回去泡的时候,记得水温别太高。”走到巷口回头看,暖黄的灯光从木窗透出来,水磨声依稀可闻。
如今每次路过老城区,我都会朝那个方向望一眼。倒不单是为了喝茶,更像是惦记着那座永远不急不躁转着的水磨,和它教给我们的、对于生活的另一种节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