池州蚕蚕附近人约的优缺点,同城社交功能的利弊
池州蚕蚕附近人约带来的便捷
这几天在池州老街上溜达,看见几个年轻人捧着手机笑得挺开心。凑近一聊,原来他们正用蚕蚕附近人功能约着晚上去平天湖看灯光秀。说实话,这功能对咱们这种小城市确实方便。你想啊,池州城区不大,从南门到北门骑电动车也就二十分钟,通过附近人认识的朋友,约个饭、逛个街分分钟就能见面。我表妹去年从外地回来工作,就是靠这个认识了几个喜欢爬齐山的驴友,现在每周都组队去爬山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即时的社交方式像把双刃剑。上个月我隔壁单元的小王,通过附近人认识了个自称在开发区开厂的老板,结果被骗去做了传销。等他家里人发现不对劲报警,已经过去大半个月。所以啊,手指划拉两下就能认识陌生人,这里面藏着风险呢。
同城社交的那些陷阱
记得有回在秋浦人家饭店吃饭,听见邻桌两个姑娘在吐槽。其中一个说通过同城社交认识的男人,见面才发现比照片老了十几岁。另一个更惨,遇到个借钱的,说什么公司资金周转不灵。这种虚拟和现实的落差,在池州这种熟人社会里特别尴尬——保不齐哪天就在商之都购物中心撞见,那场面得多别扭。
我有个在公安局工作的发小说过,他们每个月都能接到几起和同城社交功能相关的报案。有的是见面后被偷了手机,有的是被忽悠着买了假货。特别是有些刚来池州的年轻人,人生地不熟的,更容易上当。所以现在他们派出所经常去大学城做防诈骗宣传,特意把这类社交风险单列出来讲。
但话说回来,这功能也不是全无是处。我认识开茶庄的老李,他店里生意有叁成都是通过同城社交来的客户。去年他在蚕蚕同城群里发了条新茶到货的消息,第二天就来了七八个顾客,现在都成了老主顾。这种本地化的社交网络,确实给小微公司打开了新销路。
如何在池州用好这类功能
观察了很久,我觉得在池州用这类同城社交,得分清楚场合。要是找旅游搭伴或者兴趣同好,在杏花村文化旅游区这样的地方发起活动倒是不错。但要是涉及钱财往来,那可就得留个心眼了。我们池州人向来实在,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啊。
现在很多池州年轻人也学聪明了。他们第一次见面会选在人流量大的地方,比如新西街或者大润发超市门口的奶茶店。而且都会叫上朋友同行,既安全又不尴尬。这种谨慎的做法,确实值得提倡。
其实想想也挺有意思。科技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,但真正要让社交变得靠谱,还是得靠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处世智慧。在池州这样的小城,人情往来更重要,毕竟转角就可能遇到熟人。
晚上散步经过清溪河公园,又看见一群年轻人在玩狼人杀。问了下,果然是通过同城社交功能组的局。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,忽然觉得吧,工具本身没有对错,关键看我们怎么用。用得好了,这座小城的生活可以更丰富多彩;用得不好,反倒会添堵。这大概就是科技与人之间永恒的课题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