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宾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,来宾大学城附近俗称炮楼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7:48:16 来源:原创内容

每次打车回学校,跟师傅说去大学城,他们总会确认一句:“是去炮楼那边吧?”这个称呼最初让我愣了一下,现在却早已习惯。说来也怪,明明地图上标注的是来宾大学城,怎么在大家嘴里就变成“炮楼”了呢?

记得刚入学那会儿,我第一次听见这个称呼,还以为是那种军事碉堡。后来问了好几个学长才弄明白,原来是因为这一片的学生公寓楼长得特别像,又高又密,远远看去像一排排炮筒。再加上男生居多,晚上灯火通明,这个外号就这么传开了。

一个外号的诞生

要说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,还真没人能说清具体是哪天开始的。大叁的王同学告诉我,他们刚入学时这个称呼就有了。倒是附近开餐馆的李老板记得清楚,他说叁年前这一片还只有两栋宿舍楼,后来新楼一栋接一栋地盖,不知不觉就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。

实际上,这个俗称在学生中间流传得很广。有时候在食堂吃饭,能听到这样的对话:“晚上回炮楼那边吗?”“是啊,要不要一起?”听起来挺自然的,就像在说自家小区的名字。

不过有趣的是,学校官方从来不用这个称呼。迎新手册、校园地图上都规规矩矩地写着“大学城生活区”。可学生们私底下还是爱说“炮楼”,觉得亲切又形象。

生活在这里的日子

住在所谓炮楼区的生活,其实和别的大学城差不多。每天早上七点多,楼里就热闹起来,学生们匆匆忙忙赶去上课。到了晚上,阳台上的灯光星星点点,有人在打游戏,有人在赶作业,还有情侣在楼下依依不舍地道别。

这片的商业也特别兴旺。小吃店、奶茶店、打印店,几乎都是为学生服务的。有家烧烤店的老板很懂生意经,直接打出了“炮楼特惠”的招牌,学生们看了都会心一笑。

快递小哥们也都熟悉这个称呼。有次我去取快递,小哥直接问:“是炮楼那边的吧?”看我有点惊讶,他笑着解释:“这一片就你们那儿快递最多,每天都要跑好几趟。”

说起来,这个外号虽然听起来有点戏谑,但学生们并不反感。反倒觉得这是专属于他们的标签,带着点自嘲,也带着点亲近。

这个俗称能流传开来,大概是因为它确实形象地勾勒出了这片区域的样貌。不过换个角度想,每个大学城可能都有自己独特的外号,只是外人不知道罢了。这些外号就像学生时代的小秘密,成了大学生活里一个有趣的注脚。

如今走在大学城周边,依然能听到人们时不时提起这个称呼。它已经深深融入了这里的日常,成了这片区域另一个非正式的名字。或许再过几年,新来的学生会像我们一样,慢慢习惯这个特别的称谓,然后继续把它传给下一届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