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雄怎么知道陌陌是不是做鸡的,南雄如何辨别陌陌用户身份
对于这个问题的日常观察
最近在茶余饭后,偶尔会听到一些南雄老乡聊起这个话题。有人担心家里孩子在网上交到不叁不四的朋友,也有人纯粹是好奇。其实这个问题背后,反映的是大家对网络社交安全的那份担忧。
咱们先得明白,陌陌和所有社交软件一样,就是个工具。就像菜刀能切菜也能伤人,关键看怎么用。平台上绝大多数用户都是普通人,上班族、做小生意的、找老乡聊天的都有。我认识个开早餐店的老板,就在陌陌上建了个群,专门发每天的优惠套餐,生意还挺红火。
那为什么有人会往那方面想呢?主要是偶尔能看到一些比较露骨的动态,或者收到不太寻常的私信。这种情况确实存在,但就像人海里总有几个不守规矩的,不能因此说整片海都不干净。
话说回来,要辨别用户身份,还是有几个土方法可以参考的。比如看头像,太暴露的得多留个心眼;看动态,如果整天只发些暧昧不清的内容,却从不见生活日常,那确实值得怀疑;还有聊天时,叁句话不离钱,变着法子要红包的,基本就能判断个七八成了。
其实在南雄这样的小城市,人际关系网说大不大。有时候在陌陌上刷到个陌生人,发条动态问问朋友圈,经常能找到共同认识的人。这种熟人社会的特性,反而成了天然的过滤器。
我表哥家那小子前阵子就遇到这么个事。他在陌陌上认识个姑娘,聊得挺投机,但对方从来不肯视频,约见面也总是推叁阻四。后来才发现,那姑娘用的根本不是本人照片。这事儿给我表哥提了个醒,现在他家孩子网上交友都会多留个心眼了。
话说回来,与其整天琢磨怎么识别别人,不如守住自己的底线。网上交友,最重要的是保持清醒。刚认识就借钱的一律不理,约到偏僻地方见面的坚决不去,涉及到钱财往来的更要慎之又慎。
其实在南雄这样的地方,真想结交朋友,方法多的是。去洎江边散步时跟钓友聊两句,在珠玑古巷的茶馆里喝杯茶,或者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,都能认识不少实在人。这些线下交往,反而更让人放心。
网络给了我们更多认识人的机会,但也考验着每个人的判断力。与其疑神疑鬼,不如练就一双慧眼。重要的是保持平常心,既不把所有人都想得太坏,也别太轻易相信陌生人。
说到这里,我想起去年在雄州公园遇到的一对老人家。他们就是在陌陌的同城读书群里认识的,现在每周都约着一起来公园散步、下棋。你看,用对了地方,社交软件也能给生活添彩。
说到底,无论什么社交平台,重要的是我们怎么使用它。保持警惕没错,但也不必过度紧张。在这个真假难辨的网络时代,守住本心比识别他人更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