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宁在陌生城市怎么找姑娘,异地他乡如何结识女性
刚来这座南方城市第叁天,望着窗外完全陌生的街景,那种孤零零的感觉突然就涌上来了。微信好友列表翻到底,却发现能说上话的人都在几百公里外。这时候脑子里忍不住冒出一个念头:在这儿要怎么认识新朋友呢?特别是,怎么自然地认识异性?
说实话,第一反应是掏出手机下了一堆社交软件。刷了半小时就有点腻了,那些精心修饰的照片和千篇一律的打招呼方式,总觉得隔着点什么。反而是在公司楼下买咖啡时,因为顺手帮后面的女生扶了下门,得到的一个微笑让人感觉更真实。
从生活场景里找机会
后来发现,与其刻意去“找”,不如留心身边的机会。我家楼下有家小书店,周末下午经常举办读书会。第一次去是冲着免费咖啡,结果却在那里认识了小雯。她正在找同一本书的另一个版本,我们很自然地聊了起来。这种基于共同兴趣的相识,比生硬的搭讪舒服多了。
健身房也是个不错的地方。不是说要去搭讪正在运动的人,那确实不太礼貌。但我发现每周固定的瑜伽课结束后,几个常来的面孔都会在休息区喝蛋白粉饮料,慢慢就熟悉了。从交流健身心得开始,到后来约着一起去尝试新开的健康餐厅,一切都挺自然的。
朋友告诉我,他在志愿者活动中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。“比起酒吧,这种场合认识的人至少价值观比较接近。”他这么说确实有道理。当你们在为同一件事努力时,共同话题自然就来了。
对了,千万别小看养宠物的作用。我家没养狗,但傍晚去公园散步时,发现遛狗的人们很容易凑在一起聊天。有时候只是夸夸别人的狗狗可爱,就能开启一段对话。当然,这需要你真的喜欢动物,假装是装不来的。
熟人介绍也挺靠谱
说来有点不好意思,最初我对相亲、朋友介绍这种方式挺排斥的,觉得太老土。但上个月,同事把他大学的学妹介绍给我认识,我们居然很聊得来。现在想想,有共同认识的人作为纽带,确实少了很多猜疑和试探,至少知道对方的基本情况是真实的。
公司组织的羽毛球比赛也让我认识了其他部门的小伙伴。混合双打抽签配对,我和宣传部的林姐成了一组。练习了几次后,不仅打球默契了,赛后大家一起去吃宵夜也变得很自然。职场上认识人确实要谨慎,但在公司组织的集体活动中,倒是可以放松些。
有时候觉得,在陌生城市结识女性朋友,其实和找人合租有点像。太急切了反而容易出错,随缘些可能效果更好。重要的是保持开放的心态,不把每次相遇都当成“必须要认识谁”的任务。
现在想想,刚来时那么焦虑,可能是因为把“认识新朋友”想得太复杂了。实际上,只要你愿意走出自己的小圈子,生活本身就提供了很多机会。周末去上个兴趣班,或者参加本城的线下活动,甚至只是在常去的咖啡馆多坐一会儿,都可能遇见有趣的人。
来这座城市半年后,我已经有了可以约饭的小圈子,其中有两位就是通过各种活动认识的女性朋友。回想这个过程,最重要的可能是保持真诚和耐心。毕竟,好的关系就像城市里悄然绽放的花,需要合适的土壤和时机,强求不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