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水品茶工作室体验分享,茶室品饮感受记录
初入工作室的惊喜
那天路过衡水老城区巷子,要不是朋友反复推荐,还真发现不了这家藏在梧桐树下的品茶工作室。推开木门那一刻,淡淡的檀香混着茶香扑面而来,瞬间就把街上的喧嚣隔绝在外。穿棉麻裙的茶艺师笑着迎上来,没有过多客套,只是轻声问:"今天想喝点什么?"看着她身后博古架上那些古朴的陶罐,我突然觉得,这次衡水品茶工作室的体验,应该会很有意思。
茶艺师取出一款本地的漳河畔红茶,我原本以为就是普通冲泡,没想到她先温杯烫盏,再用茶则取茶时,还特意让我闻了闻干茶香。"你听,"她轻轻摇晃盖碗,"这沙沙声说明茶叶干燥度正好。"我第一次知道,原来选茶还要听声音。热水冲入盖碗的瞬间,金黄透亮的茶汤泛着蜜糖般的光泽,整个操作行云流水,光是看着就让人心情放松下来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第二泡时茶艺师把公道杯递过来,茶汤在白瓷杯里显得格外透亮。入口那股花果香真是绝了,不像平时喝茶总带着涩味,这个从舌尖滑到喉咙都是润润的。茶艺师说这叫"水路细腻",我算是体会到好茶到底好在哪里了。窗外偶尔传来自行车铃声,衬得屋里更安静了,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茶叶故事,这样的茶室品饮感受,倒真让人忘了时间。
后来又尝了她们自窨的茉莉银针,每片茶叶都保持着完整的白毫。茶艺师说这得用叁伏天的茉莉花反复窨制七次,我捏起一片茶叶对着光看,确实能看到细密的白毫在闪光。她说现在很多茶为了省事都改成机器烘提,但香味终究不如传统窨制来得持久。看着她说话时专注的神情,突然明白这家工作室为什么要把"慢工出细活"刻在墙上。
续水到第五泡时,茶味居然还没变淡,反而回甘更明显了。茶艺师说这是山场好的标志,茶汤凉了之后反而更甜。我试了试果然如此,杯底留下的冷香像带着甜味的山风。隔壁桌的客人正在试武夷岩茶,偶尔飘来的炭火香混着我们这边的花香,构成了特别奇妙的嗅觉体验。
准备离开时已是黄昏,茶艺师包了少许茶样让我带回去对比。推门走进巷子,嘴里还留着那抹甘甜,突然觉得这样度过一个下午挺值得。不只是喝到好茶,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么静下心来品味。那些装在陶罐里的茶叶,仿佛都带着制茶人的温度,这大概就是线下茶室才有的独特魅力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