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泉那里有站小巷,鹿泉有站小巷那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4:26:02 来源:原创内容

鹿泉那里有站小巷,鹿泉有站小巷那里。这句话听起来像街坊邻居随口一说的打听,带着点市井的烟火气。每次路过那片老城区,总能看到叁五老人坐在巷口的石墩上摇着蒲扇,他们准能给你指路——"往前走到红砖楼右拐,瞧见那棵老槐树就是了"。

站小巷其实不算个正式地名,地图上找不着,可住在附近的人都认得。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,墙角的青苔绿得晃眼。最妙的是巷子深处那家开了叁十年的烧饼铺,每天清晨五点半,芝麻混着麦香的味儿能飘出半条街。王师傅边揉面团边和熟客唠嗑:"我闺女总劝我搬新小区,可这老灶台离了地方就不对味咯。"

巷子里的时光印记

午后阳光斜斜地穿过电线,在斑驳的砖墙上画出明暗交错的光影。剃头师傅老陈的推子声哗哗作响,来理发的多半是几十年的老主顾。窗台上收音机咿咿呀呀放着梆子戏,搪瓷缸里的茶水早就没了颜色。有次见着个年轻人在巷口来回转悠,原来是专程来找小时候吃过的糖画摊子,他说新商场的甜品总缺了那股子热乎气儿。

傍晚时分最是热闹。下班回来的人们提着菜匆匆走过,炒菜的滋啦声伴着新闻联播的前奏此起彼伏。杂货店李婶总在屋檐下摆两把马扎,路过的人自然就坐下来聊几句。有回听她念叨:"别瞧这巷子窄,谁家孩子考学、谁家娶媳妇,消息比微信群传得还快哩。"

如今城市总在变模样,高楼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。可站小巷还守着原来的样貌,晾衣绳还在风中摇曳,院墙上的牵牛花照样开得热闹。或许人们眷恋的不单是这条巷子,更是那种推开门就能喊应邻居的日子。最近听说要旧城改造,老街坊们聚在槐树下商量了好几回——巷口石阶的磨损该怎么保留,那面画着牡丹的影壁墙能不能不动。

暮色渐浓时,烧饼铺的灯光暖融融地亮起来。几个放学的孩子举着风车从巷尾跑过,惊起了卧在墙头的狸花猫。王师傅正在收拾案板,忽然抬头说了句:"明天赶早啊,新熬的芝麻酱特别香。"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