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化品茶上课,品味茶艺研习之旅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21:01:57 来源:原创内容

溪口镇的那间茶室

说实话,以前总觉得茶道这事儿离我们普通人有点远,直到上周末被朋友拉去奉化溪口,真正上了一堂品茶课,这想法才彻底变了。那家茶室就在剡溪边上,白墙黑瓦,推开门就闻到一股淡淡的、暖暖的茶香,心里的烦躁好像瞬间就被抚平了一半。

教我们茶艺的是一位姓王的老师,说话慢悠悠的,手上动作却格外利落。她没讲什么大道理,就是让我们先看,再闻,最后才小口小口地喝。“别急着咽下去,”她笑着说,“让茶汤在嘴里打个转,用舌头去感觉。”我学着做了,第一次发现,同一款龙井,在舌尖是微微的鲜,在舌根却留下清甜的余韵,层次原来这么丰富。这堂奉化品茶上课,真是从舌头开始,给我上了一课。

王老师边演示冲泡的手法,边聊起奉化本地的茶。她说,我们喝的这杯“奉化曲毫”,茶叶是卷曲如螺的,用80多度的水冲泡最合适。水流要沿着杯壁缓缓注入,不能直接砸在茶叶上,这叫“温柔以待”。看她凝神注水的那一刻,屋里安静得只剩下水声,我突然觉得,这哪里只是在泡茶,分明是一种心境的修炼。

我们自己动手试的时候,可就手忙脚乱了。不是水温太高烫了茶叶,就是水注太猛,弄得一片狼藉。王老师也不恼,走过来轻声指点:“手腕再放松一点,呼吸要平缓。”说来也怪,当我有意识地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和动作上时,手真的就稳了不少。那一泡茶,虽然远不如老师泡的,但喝着自己亲手泡出的、带着些许生涩味的茶汤,心里却有种特别的踏实感。

中场休息时,我和朋友坐在窗边,看着窗外潺潺的溪水。朋友抿了一口茶,忽然说:“平时忙得跟陀螺似的,好像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安静地、专心致志地只做一件事了。”我深有同感。在这个午后,手机被放在了一边,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待办事项也暂时清空了,整个人的节奏,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。

后半段,老师讲到了“和静怡真”这四个字。她说,茶艺的精髓不在于形式多漂亮,而在于通过这一系列动作,让自己静下来,与身边的人、与周遭的环境和谐共处,从而品出生活里那份最真实的滋味。这话听着有点玄,但在那个充满茶香的空间里,在亲手触摸茶具、感受水温、观察茶叶舒展的过程里,我好像摸到了一点门道。

这趟品味茶艺研习之旅,带回家的不只是一套冲泡方法,更像是一次给心情做的“按摩”。它告诉我,生活或许很忙,但我们依然可以为自己创造这样一个片刻:停下来,烧一壶水,安心地泡一杯茶,认真地对待那一刻的时光和自己。这大概就是奉化品茶上课带给我最珍贵的礼物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