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梁品茶上课,品味吕梁茶道文化
推开那扇古朴的木门,一股清雅的茶香便悠悠地飘了过来。今天,我可不是来闲坐的,而是正儿八经地来上一堂“吕梁品茶上课”。心里琢磨着,这喝茶还能怎么上课呢?带着几分好奇,我走进了这个安静的小院。
授课的是一位本地的老师傅,他穿着棉布褂子,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。他没有一上来就讲大道理,而是先给我们每人面前摆上了一只素色的品茗杯。“咱们吕梁的茶,讲究的不是花架子,是山水的本味。”他边说边提起一把冒着热气的铜壶,水流缓缓注入盖碗,茶叶便在水中舒展开来。那一刻,我仿佛看到了吕梁山的云雾,就萦绕在这小小的杯盏之间。
一片叶子里的天地
老师傅让我们先别急着喝,凑近了闻。嗯……那是种很特别的香气,不像花香那么甜腻,也不像果香那么张扬,是一种带着青苔和木头气息的、沉稳的香。他说,这就是我们本地水土养出来的味道,别处还真不好找。我心想,原来一片小小的茶叶里,还真藏着一方天地的灵气。
这堂与众不同的“吕梁品茶上课”,让我第一次静下心来,去体会一杯茶的完整生命。从烫杯温壶,到悬壶高冲,每一个动作都不是多余的。老师傅的手很稳,他说,心不静,水就不稳,茶汤的滋味便会杂乱。我学着他的样子,尝试着去控制水流,才发现这看似简单的动作,竟也需要全神贯注。当金黄的茶汤终于从公道杯里匀到我的杯中时,心里竟有了一丝小小的成就感。
轻轻呷上一口,舌尖最先感受到的是一丝微苦,但还没来得及皱眉,那苦味便瞬间化开了,转而升起一股悠长的甘甜,从喉咙深处缓缓回上来。这种感觉很奇妙,就好像……先苦后甜的人生哲理,在这一刻被味蕾真切地尝到了。
茶道,是生活的滋味
老师傅的话不多,但句句都落在实处。他说,咱们老百姓喝茶,不必追求那些玄而又虚的仪式,但基本的尊重和了解是要有的。了解了,喝起来味道才会不一样。这或许就是“品味吕梁茶道文化”的真正开始吧,不是去背诵复杂的步骤,而是去感受它与我们生活的连接。
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大姐,她说她每天忙完农活,最喜欢的就是泡上一大壶茶,坐在院子里歇歇脚。她说,这茶一喝下去,浑身的疲惫就感觉散了一大半。这话朴实,却让我感触很深。所谓的文化,不就是这样从土地里生长出来,最终又融入寻常日子里的东西吗?
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,我们的课也接近了尾声。杯中的茶已经泡了五六道,颜色淡了,滋味也转为了清甜,但那份由内而外的温润感,却一直留在身体里。我忽然觉得,这一下午的“吕梁品茶上课”,学的不仅是如何冲泡一杯茶,更像是一次与这片土地的深度对话。它让我明白了,为什么这里的人们性格里总带着那份如山般的沉稳与豁达。
临走时,老师傅送我们到门口,笑着说:“下次来,尝尝我们今年新采的秋茶。”我点了点头,心里已经有些期待了。这茶香里的学问,还真值得慢慢品,慢慢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