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水附近人100块钱3小时,赤水周边100元叁小时体验
前两天和朋友聊天,说起现在找个舒心又不贵的地方散心真不容易。他忽然提到:"你知道赤水附近有个挺特别的地方吗?一百块钱就能体验叁小时,好多人都去过了。"我一听就来了兴致,这价钱在现在能干嘛?连顿像样的火锅都不够。
带着半信半疑的心情,我找了个周末直奔赤水。没想到这一去,还真让我发现了这个藏在周边的宝藏地。
意想不到的初体验
刚到地方,接待的是位本地大叔,皮肤黝黑,笑容朴实。他递给我一张手绘地图,说这一带最值得逛的都在上面了。我心里还在犯嘀咕,这一百块钱叁小时,该不会就是随便指几个地方让我自己转吧?
结果完全不是我想的那样。大叔边走边讲,哪棵老榕树有百年历史,哪块岩石有个有趣的传说,讲得活灵活现。他说的都是当地人代代相传的故事,网上根本查不到。走在青石板路上,听着这些鲜活的故事,忽然觉得这一百块钱花得真值。
最让我惊喜的是,路上还能品尝到当地人现做的特色小吃。那位做黄粑的大婶说,她在这卖了十几年了,用的还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方法。热乎乎的黄粑拿在手里,甜糯适中,米香扑鼻,这是在大城市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味道。
藏在寻常处的惊喜
走到半路,我们拐进了一条不起眼的小巷。要不是有人带着,我肯定就直接走过去了。巷子尽头是家老作坊,一位老师傅正在用古法造纸。看着纸浆在他手里慢慢变成一张张细腻的纸张,忽然明白了什么叫"慢工出细活"。
老师傅说,他们家在这赤水周边做这行已经四代了。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学,但他还是每天雷打不动地来作坊。他说不是图挣钱,就是舍不得这门手艺。看着他专注的神情,我突然觉得,这一百块钱叁小时体验,得到的远不止是风景。
在巷口喝了杯当地人自酿的梅子酒,酸甜适中,带着淡淡的酒香。卖酒的阿婆笑着说这是她孙女帮忙做的,言语里满是自豪。这些点点滴滴,让整个赤水附近人100块钱3小时的体验变得格外生动。
走着走着,遇到几个刚结束体验的游客。他们正兴奋地讨论着刚才的见闻,说这是他们这次旅行最意外的收获。确实,在这个物价飞涨的年代,能用这么实在的价格获得如此丰富的体验,实在是难得。
回程的路上我在想,有时候我们总向往远方的风景,却忽略了身边的美好。这次在赤水周边的这次经历,让我重新认识了旅行的意义——不在于去了多远多贵的地方,而在于是否真正接触到了当地的生活,是否收获了独特的记忆。
夕阳西下,我拿着在路边买的手工竹编小篮子,里面装着这一路上收集的"宝贝":老师傅送的造纸样品、阿婆给的梅子酒配方、还有满脑子的新鲜见闻。这一百块钱换来的,远比想象中丰富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