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都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,昌都微信好友百元两小时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6:30:51 来源:原创内容

昨天晚上,我和老同学扎西在茶馆闲聊,他突然压低声音问我:“你听说过昌都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这事儿吗?”我端着酥油茶的手停在半空,这已经是我这周第叁次听到类似的话题了。

昌都这座藏在群山怀抱中的城市,这两年突然冒出不少对于微信的传闻。走在解放路上,偶尔能听见路边闲聊的人在嘀咕“微信好友百元两小时”这样的字眼。说实在的,刚开始我也挺纳闷,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?

街坊邻居的闲聊

我家楼下开小卖部的卓玛阿姨上个月刚学会用微信。有天下午我去买盐,她边扫码收钱边嘀咕:“现在的人真有意思,前两天还有个姑娘来问我,能不能帮她找什么微信附近的人,说是愿意出100块钱陪聊俩小时。”卓玛阿姨摇摇头,“我劝那姑娘,陌生人哪能随便见面哟。”

这种事儿在昌都好像越来越常见了。我表哥在公安局工作,他说最近确实接到过几起报警,都是因为通过微信附近的人功能认识陌生人后发生的纠纷。不过要说全都是骗局,倒也不尽然——我同事格桑上周还真通过这个方式找了个临时导游,带着转了俩小时昌都的老巷子,花了正好一百块钱。

那么问题来了,这昌都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,到底是个什么现象?有人说这是新兴的兼职方式,也有人说里头水深得很。

我特意问了问在昌都大学教社会学的李教授。他推了推眼镜说:“这其实反映了咱们这个小城正在经历的数字化转型。以前人们结交朋友靠的是转经筒旁的偶遇,或是茶馆里的闲谈,现在多了个手机屏幕。”他顿了顿,“不过啊,任何新生事物都得擦亮眼睛看待。”

一个真实的例子

我朋友巴桑的妹妹拉姆,今年大叁,前段时间就试过做这个。她主要在周末接待来昌都旅游的散客,用两小时带他们逛逛本地人才知道的好去处——不是游客扎堆的强巴林寺,而是那些藏着好喝酥油茶的小巷子,能俯瞰全城的秘密观景台。拉姆说她也听说过一些不太好的传闻,所以她定了个规矩:只见女游客,而且全程在公共场所活动。

“其实就是做个临时导游呗,”拉姆笑着说,“很多人通过微信附近的人找到我,觉得这样比正规旅行社更接地气。我收100块钱俩小时,比打工强,还能锻炼和人打交道的能力。”

不过啊,这事儿还真得留个心眼。城东开旅馆的王老板告诉我,上个月有个游客因为轻信了微信上认识的“导游”,被带去买了好几千块的假藏药。所以现在很多明白人都知道,真要找向导,还得通过正规渠道。

不知不觉,这个话题在昌都的茶馆、街巷里传开了。有人觉得这是年轻人灵活就业的新路子,也有人摇头说太不安全。我倒觉得,关键不在工具本身,而在怎么使用。微信附近的人这个功能,就像我们藏族老祖宗用的转经筒——转经筒本身没好坏,看你心里念的是什么经。

晚上回家,我又收到扎西的微信:“想好了没?下周有个外地朋友来,要不要一起试试那个微信好友百元两小时的服务?找个靠谱的带我们逛逛?”我看着手机屏幕,想着该怎么回他。这事儿啊,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