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明小巷子里150的爱情,春城小巷中的150情缘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3:06:05 来源:原创内容

石板路被雨水浸得发亮,我刚拐进这条巷子就听见了吉他声。循着声音往前找,发现是个小伙子坐在杂货店门口的台阶上弹唱。他脚边立着块硬纸板,上面用粉笔写着“点歌150元”。好家伙,这价钱在昆明的小馆子里都能吃叁顿菌子火锅了。

我蹲在旁边听了会儿,小伙子唱的是老掉牙的《月光下的凤尾竹》,但怪好听的。等他歇下来灌水的时候,我凑过去问:“兄弟,你这150的点歌费,有人真点吗?”他抹了嘴笑:“有啊,昨天还有个大姐点了首《甜蜜蜜》,转完钱听完歌,红着眼眶走的。”

藏在巷子深处的歌声

后来混熟了才知道,他叫阿明,在这条巷子唱了两年。我特别好奇那些愿意花150点歌的人。阿明说多半是些有故事的,比如上周有个大哥,说是二十年前和初恋在这条巷子分手,现在要回北方了,想点首《一生所爱》。

“那你咋知道人家不是瞎编的?”我逗他。阿明指指斜对门的米线店:“看见没,那家店开了叁十多年。老板娘说这巷子每天走过的人,比翠湖的海鸥还多。”也是,在这座城市里,谁心里没装着几件往事呢。

最让我惊讶的是,阿明说他靠这个居然能活得不错。昆明小巷子里150的爱情故事,就这样通过他的吉他,在青石板路上慢慢流淌。有人来点《后来》,说是纪念十八岁在这条巷子遇到的姑娘;有人要听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,说是当年就是在巷口槐树下表的白。

春城小巷中的150情缘,说贵不贵,说便宜也不便宜。刚好是一束玫瑰的钱,是两张电影票的钱,是让人稍微心疼但不会肉疼的数字。阿明说这个定价是琢磨过的:“太便宜了显得不郑重,太贵了又让人舍不得。150块,刚好配得上那些藏在心里的话。”

有天傍晚我路过,看见个穿西装的大叔在点歌。他站得笔直,听完《光阴的故事》后,从公文包里掏出个红包放在吉他盒里。阿明追上去要退,大叔摆摆手:“我女儿要是还活着,今年也该嫁人了。她以前最爱来这条巷子买木瓜水。”那天阿明提前收工,我们去喝了酒,他嘟囔着说有时候真不想收这150。

不过更多时候是温暖的。上个月有对老夫妻来金婚纪念,大爷偷偷来找阿明学弹《最浪漫的事》,在巷子里给老伴儿唱跑调了,老太太笑得假牙都快掉了。这种时候,150块钱买来的快乐,比南屏街那些大商场里的礼物要珍贵得多。

现在我也成了常客,周末总爱往巷子里钻。倒不是真想点歌,就是喜欢看那些来来往往的人。他们揣着各自的心事,用150块钱,在这条安静的巷子里,换片刻的回忆或者勇气。昆明午后的阳光透过老房子的屋檐,把每个人的影子都拉得很长,像极了那些被岁月拉长的故事。

阿明最近在学新歌,说是有个姑娘每周叁都来点《红豆》。我问是不是有情况,他嘿嘿笑:“她说等到我唱满一百首,就告诉我为什么总点这首。”巷子口的叁角梅开得正艳,紫红色的花穗垂到青石板上。这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巷,因为有了这些150的情缘,突然就浪漫起来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