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海品茶加惫工作室,龙海品茶添加微信工作室
最近听说龙海那边新开了家工作室,专门做品茶相关的服务,还提供微信联系,这事儿挺新鲜的。说实话,现在满大街都是奶茶店和咖啡厅,突然冒出个专门带着人慢慢喝茶的地方,反而让人有点好奇。正好前两天朋友给我推荐了这家,说是能通过微信预约时段,我就想着去实地看看。
工作室的位置不算难找,藏在一条安静的老街里。推开木门进去,最先注意到的是满架子的茶罐和桌上那套温润的紫砂壶。老板是个四十岁出头的大哥,穿着棉麻衬衫,正不紧不慢地用热水烫着茶杯。他看见我站在门口,笑着招手说:“来得正好,水刚滚,一起喝杯今年的春茶。”
茶香里的慢时光
趁着烧水的功夫,我环顾四周。这里和想象中的“工作室”不太一样,没有打印机也没有电脑,倒像是个小小的茶博物馆。架子上整齐码放着不同产区的茶叶,每个陶罐上都贴着泛黄的标签:武夷山岩茶、西湖龙井、安溪铁观音...老板拎起水壶往盖碗里高冲,茶香瞬间蒸腾起来。“现在人都习惯喝瓶装茶饮料,其实那些和真正的好茶差着境界呢。”他边说边将茶汤分进品茗杯,“我们这儿就是想让更多人尝到传统茶的滋味。”
聊起怎么想到开这么个地方,老板放下茶杯笑了笑。“以前在茶山待过几年,看老师傅们做茶,那片叶子从采摘到成品要经过十几道工序。现在人生活节奏快,反而更该找个地方静下来。”他指了指墙上的二维码,“后来就弄了这个工作室,客人提前加微信约时间,既能保证体验,也不用担心突然上门碰不到人。”
说到这儿我忽然想起个细节。上次在龙海品茶加惫工作室的微信朋友圈里,看到他们发的新茶到货通知,配图是还带着露水的茶青。这种直接和源头对接的方式,确实比在超市买包装好的茶叶要鲜活得多。
第二泡茶汤颜色渐深,老板提醒我注意杯底的花香。“很多人觉得喝茶麻烦,其实习惯了就会发现,这些看似繁琐的步骤,反倒能让人的心静下来。”他说话时一直注意着茶汤的变化,像是每个动作都经过千百次重复。
藏在城市角落的茶缘
正聊着,又来了两位熟客。她们熟练地在茶席边坐下,其中一位从包里掏出自己带来的建盏。看来这家龙海品茶添加微信工作室已经积累了不少固定客源。听着他们讨论不同山场茶叶的特点,我突然意识到,在这个外卖半小时不到就要催单的时代,还能有人愿意花整个下午慢慢品叁泡茶,确实是件难得的事。
“其实最开始就想着简单点,”老板给新来的客人添上茶,“后来发现很多年轻人对茶文化感兴趣,但找不到靠谱的地方了解。现在我们每个月都会办两场茶会,大家在微信群里报名,来了就围着这张长桌喝茶聊天。”他翻出手机相册给我看上次活动的照片,二十多人挤在并不宽敞的空间里,举着茶杯笑得特别开心。
窗外传来电动车的喇叭声,屋里却只有斟茶的水声和低语。这种反差让我想起小时候在爷爷家度过的夏天,他也是这样慢条斯理地泡着功夫茶,而我在旁边吃着茶点。现在很多传统的东西都在消失,能遇到这样保留着老习惯的地方,突然觉得特别温暖。
离开时已经是傍晚,老板送我到门口,还往我手里塞了包试饮装。“下次武夷山的正山小种到了,我在微信上叫你。”走在回去的路上,舌尖还留着那抹兰花香。或许我们都该给自己留出这样的时光,在城市喧嚣中,找到能让内心安静下来的角落。毕竟有些滋味,真的需要慢慢品才能懂。